【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设备,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光伏发电装置。
技术介绍
1、光伏组件能够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光伏组件可以布置在楼宇顶部、地面、太阳能温室的顶部。常规光伏组件每平米的重量超过10千克。当光伏组件布置在部分棚顶、屋面时,由于光伏组件的重量较大,这就对安装位置的结构强度提出了要求,限制了光伏组件的布置位置。因此,为了满足在结构强度低的位置安装光伏组件,需要采用轻质光伏组件。
2、在现有技术中,为了使得光伏组件的重量更轻,可以采用在电池板的上方设置超薄强化玻璃的方法,超薄强化玻璃也能够对电池板起到保护作用,但是超薄钢化玻璃对漂浮的物质、冰雹等杂物的抵抗性较差,可能在使用过程中因杂物与超薄钢化玻璃碰撞而产生损坏,无法对电池板起到保护作用,影响光伏组件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发电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光伏组件抗冲击能力差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伏发电装置,包括:框架,包括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梁(11)和所述第二连接梁(12)相对设置,所述连接件(51)为连接线(511),每个所述连接线(511)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梁(11)与所述第二连接梁(1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511)的第一端环绕所述第一连接梁(11)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511)包括第一固定段(5111)和第一连接段(5112),所述第一连接段(5112)位于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梁(11)和所述第二连接梁(12)相对设置,所述连接件(51)为连接线(511),每个所述连接线(511)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梁(11)与所述第二连接梁(1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511)的第一端环绕所述第一连接梁(11)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511)包括第一固定段(5111)和第一连接段(5112),所述第一连接段(5112)位于所述第一胶膜层(40)内,所述第一固定段(511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段(511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段(5111)的第二端绕过所述第一连接梁(11)与所述第一固定段(5111)的第一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发电装置还包括多个拉拽组件(60),多个拉拽组件(60)与多个连接件(51)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拉拽组件(60)包括第一拉拽件(61),所述第一拉拽件(6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梁(11)连接,所述第一拉拽件(6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段(5112)的中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拽件(61)包括第一牵引线(611),所述第一牵引线(61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梁(11)连接,所述拉拽组件(60)还包括第二拉拽件(62),所述第二拉拽件(62)包括第二牵引线(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虞祥瑞,肖平,赵东明,王玮,郝志丹,王锡胜,白新奎,卢佳妍,刘毅,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嘉峪关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