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承裕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工程建筑爬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77765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24 16:1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建筑爬架,涉及建筑爬架技术领域,包括站板,所述站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支撑柱,所述站板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板,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柱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滑动槽,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一滑动槽的内部转动安装有丝杆,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支撑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该建筑工程建筑爬架,通过动电机,可以使四种一个丝杆转动,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使两个第二锥齿轮转动,带动另一个丝杆转动,使前挡板上下水平移动,可以根据不同身高的工作人员调节前挡板的高度,避免工作人员出现掉落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爬架,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建筑爬架


技术介绍

1、建筑爬架是现代建筑业中一种新型的脚手架体系。可通过各种形式的框架结构和附属支撑结构来实现,依靠安装在框架上或建筑外墙上的施工设备,适合提升和输送材料。根据提升方式的不同,建筑爬架可分为自升式、互升式和整体提升式。

2、专利申请号为202320459686.5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建筑工程建筑爬架,包括爬架框架和站板,所述站板水平设置在爬架框架内部,所述爬架框架内设置有竖直的防护组件,所述防护框两侧均设置有两个l型块,所述爬架框架上设置有与l型块相配合的固定管,所述l型块可拆卸的设置在固定管内,所述l型块与固定管之间通过连接组件锁紧;本技术的四组l型块插入到固定管内,可快速实现对防护组件的安装;连接组件可实现防护组件与爬架框架的锁紧,安安全性高,同时安装过程更加方便快捷;通过将把手设置在放置槽内,可避免工作人员误触到把手,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3、但是上述专利在经过改进后,依旧存在有当工人攀爬至爬架本体上侧后,缺少防护,使得工人有着从爬架本体上掉落的风险,并且建筑爬架上没有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程建筑爬架,包括站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站板(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支撑柱(1),所述站板(4)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二支撑柱(2),所述第一支撑柱(1)和第二支撑柱(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板(3),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柱(1)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滑动槽(32),两个所述第一滑动槽(32)的内部转动安装有丝杆(14),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支撑柱(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15),所述电机(15)的输出端与其中一个丝杆(14)的底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滑动槽(32)的内部均滑动安装有第一滑动块(13),所述第一滑动块(13)与丝杆(14)之间螺纹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滑动块(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建筑爬架,包括站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站板(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支撑柱(1),所述站板(4)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二支撑柱(2),所述第一支撑柱(1)和第二支撑柱(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板(3),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柱(1)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滑动槽(32),两个所述第一滑动槽(32)的内部转动安装有丝杆(14),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支撑柱(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15),所述电机(15)的输出端与其中一个丝杆(14)的底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滑动槽(32)的内部均滑动安装有第一滑动块(13),所述第一滑动块(13)与丝杆(14)之间螺纹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滑动块(13)之间固定安装有前挡板(12),所述前挡板(12)与两个第一支撑柱(1)之间滑动连接,所述顶板(3)内部且位于两个第一支撑柱(1)的上方均开设有第一方形槽(16),两个所述丝杆(14)的一端均延伸至第一方形槽(16)的内部,两个所述丝杆(14)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锥齿轮(17),所述第一锥齿轮(17)与第一方形槽(16)之间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方形槽(16)的内部均转动安装有第二锥齿轮(18),所述第二锥齿轮(18)与第一锥齿轮(17)之间啮合连接,两个所述第二锥齿轮(18)之间固定安装有连接杆(19),所述连接杆(19)与顶板(3)的内部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建筑爬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柱(2)之间固定安装有后挡板(11),所述后挡板(11)的内部开设有第二方形槽(20),所述第二方形槽(20)的内部转动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承裕宋婷
申请(专利权)人:宋承裕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