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筒式防眩光格栅的投光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77455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24 16:1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置筒式防眩光格栅的投光灯,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立架,所述立架的内部贯穿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外壳,所述立架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箱,所述固定箱的内部设置有卡死机构,所述卡死机构包括齿轮、拉杆与弧形齿条,所述转轴外表面与齿轮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箱的侧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拉杆的外表面与隔板滑动连接,所述拉杆的底端与弧形齿条固定连接,所述弧形齿条与齿轮相互啮合设置,转动第二旋钮带动螺纹杆转动,在滑块的导向作用下,螺纹筒带着卡块移动,使卡块脱离固定板,再向上拉动拉杆使弧形齿条脱离齿轮,即可转动外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投光灯,特别涉及一种内置筒式防眩光格栅的投光灯


技术介绍

1、投光灯是指定被照面上的照度高于周围环境的灯具,在投光灯适用范围广,对散热和密封性的要求极高,内置筒式防眩光格栅的投光灯具有独特的防眩光截光效果,可实现多角度配光,具有优良的散热、防腐蚀性能。

2、现有的投光灯调节角度一般都是先将灯体进行旋转特定的角度后,通过固定螺栓进行固定,或通过传统的转动连接方式转动,长期使用后零件松散导致灯体的稳定性降低,容易受到外部因素而转动,影响投光灯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内置筒式防眩光格栅的投光灯,通过设置的转轴与第一旋钮可以调节投光灯的投光角度,当需要转动外壳调节投光角度前,转动第二旋钮带动螺纹杆转动,在滑块的导向作用下,螺纹筒带着卡块移动,使卡块脱离固定板,再向上拉动拉杆使弧形齿条脱离齿轮,即可转动外壳调整角度,操作简单便捷;当调整完角度后,松开握球使弧形齿条重新嵌入齿轮,将转轴的转动卡死,进而使外壳固定,再反转第二旋钮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置筒式防眩光格栅的投光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1),所述安装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立架(2),所述立架(2)的内部贯穿设置有转轴(4),所述转轴(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外壳(3),所述立架(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箱(7),所述固定箱(7)的内部设置有卡死机构,所述卡死机构包括齿轮(9)、拉杆(14)与弧形齿条(15),所述转轴(4)外表面与齿轮(9)固定连接,所述转轴(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旋钮(10),所述固定箱(7)的侧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板(13),所述拉杆(14)的外表面与隔板(13)滑动连接,所述拉杆(14)的底端与弧形齿条(15)固定连接,所述弧形齿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筒式防眩光格栅的投光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1),所述安装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立架(2),所述立架(2)的内部贯穿设置有转轴(4),所述转轴(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外壳(3),所述立架(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箱(7),所述固定箱(7)的内部设置有卡死机构,所述卡死机构包括齿轮(9)、拉杆(14)与弧形齿条(15),所述转轴(4)外表面与齿轮(9)固定连接,所述转轴(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旋钮(10),所述固定箱(7)的侧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板(13),所述拉杆(14)的外表面与隔板(13)滑动连接,所述拉杆(14)的底端与弧形齿条(15)固定连接,所述弧形齿条(15)与齿轮(9)相互啮合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筒式防眩光格栅的投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3)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灯体(5),所述外壳(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散热板(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筒式防眩光格栅的投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凸环(8),所述凸环(8)的外环面与立架(2)的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筒式防眩光格栅的投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1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挡环(27),所述挡环(27)位于隔板(13)的上方,所述拉杆(1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瑜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凯天照明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