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作棚设计,特别涉及一种工作棚基座及工作棚。
技术介绍
1、现阶段的中国建筑工程项目存在高周转、快节奏的运行模式,每个施工阶段持续的时间均较短,但在每个施工工地不同阶段都需要使用临时性的钢筋、木工、安装材料加工棚等临时工作棚,且不同施工阶段工作棚的位置都会有相应调整。另外,此类临时工作棚的规模需求随工程项目的规模逐渐增大,很多大型项目需要大、重型临时工作棚为施工现场临时加工场地提供防护和遮蔽。
2、传统的工作棚采用混凝土直接将钢管底部与混凝土地面进行连接固定,整体性与安全性尚好,但是难以随项目的进展而轻易移动位置,每次移动位置就需要拆除工作棚旧基座并重新制作新基座,并且移位过程一般会对工作棚本身造成损伤需要额外修复。
3、因此,如何保证工作棚的性能的同时,提高工作棚的移动位置的灵活度,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作棚基座及工作棚,能够使得工作棚具有移动位置的灵活度,且在移动位置过程中还不会对工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作棚基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棚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钢架(3)为外扩式连接钢架,四根支撑柱(4)分别设置于外扩式连接钢架的四个边缘底部,底盘(5)设置于外扩式连接钢架的底部中间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棚基座,其特征在于,每根支撑柱(4)均为螺纹柱。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棚基座,其特征在于,每根支撑柱(4)的直径为12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棚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还包括:四个固定板,每个万向轮(8)通过四个第一螺栓(7)先贯穿固定板,再固定于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作棚基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棚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钢架(3)为外扩式连接钢架,四根支撑柱(4)分别设置于外扩式连接钢架的四个边缘底部,底盘(5)设置于外扩式连接钢架的底部中间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棚基座,其特征在于,每根支撑柱(4)均为螺纹柱。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棚基座,其特征在于,每根支撑柱(4)的直径为12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棚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还包括:四个固定板,每个万向轮(8)通过四个第一螺栓(7)先贯穿固定板,再固定于所述底盘(5)的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海峰,胡奕,余华勇,杨启蒙,胡浩然,高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