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联锁调节的双极陡脉冲消融针及消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77175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24 16: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多联锁调节的双极消融针,包括电极本体和调节手柄,电极本体包括从内到外依次同轴套设的第一电极、内绝缘管、第二电极、外绝缘管,调节手柄包括手柄本体、电极暴露长度调节推钮、电极间距调节推钮和外绝缘管固定件,第一电极近端与手柄本体固定连接,内绝缘管近端与电极暴露长度调节推钮固定连接,第二电极近端与电极间距调节推钮固定连接,外绝缘管近端与外绝缘管固定件固定连接;手柄本体内部还配置有锁定件,锁定件的一端可切换的与电极暴露长度调节推钮或电极间距调节推钮传动连接,锁定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外绝缘管固定件轴向限位连接;还包括与锁定件传动连接的前端旋盖,驱动前端旋盖转动使锁定件实现联锁关系切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陡脉冲消融,特别涉及一种多联锁调节的双极陡脉冲消融针及消融系统


技术介绍

1、陡脉冲电极又名纳米刀,其工作原理为通过针状电极向肿瘤细胞释放高压脉冲,使其细胞膜产生纳米级的不可逆电穿孔,从而导致细胞的凋亡。肿瘤细胞凋亡后,体内吞噬细胞将细胞碎片吞噬掉,治疗区域逐步被正常组织所取代。众多临床研究表明,陡脉冲电极(纳米刀)具有其他消融技术所不具有的优点,包括对组织的消融具有选择性,只破坏“细胞”,不伤及血管壁、神经、气管和支气管、胆管、肠管、输尿管;消融区界限清楚,这对于体积甚小的胰腺极为重要;消融不产生热量,也不依赖热量,不受临近的大血管(例如腹腔动脉、主动脉)血流所影响;引起的细胞死亡不是“坏死”,而是凋亡,可激发抗肿瘤免疫反应;治疗时间极短,治疗3厘米大小肿瘤只需5分钟,麻醉时间相应缩短,有利于术后康复。

2、目前市面上主要有单极和双极两种陡脉冲电极。单极脉冲电极有固定/可调两种,但是都需要多电极联合使用,需要平行布针,对医生来说操作繁琐复杂,手术空间限制较大;对患者来说,多针联合意味着一次消融至少进行两次穿刺,穿刺伤害更大,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联锁调节的双极消融针,包括电极本体和调节手柄,所述电极本体包括从内到外依次同轴套设的第一电极、内绝缘管、第二电极、外绝缘管,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联锁调节的双极消融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沿长度延伸方向的两侧分别配置有第一锁定结构和第二锁定结构,所述电极暴露长度调节推钮在靠近所述第一锁定结构的一侧设置有配合的长度调节联锁结构,所述电极间距调节推钮在靠近所述第二锁定结构的一侧设置有配合的间距调节联锁结构,所述第一锁定结构和所述长度调节联锁结构至少其一具有等间距连续重复的结构单元,所述第二锁定结构和所述间距调节联锁结构至少其一具有等间距连续重复的结构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联锁调节的双极消融针,包括电极本体和调节手柄,所述电极本体包括从内到外依次同轴套设的第一电极、内绝缘管、第二电极、外绝缘管,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联锁调节的双极消融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沿长度延伸方向的两侧分别配置有第一锁定结构和第二锁定结构,所述电极暴露长度调节推钮在靠近所述第一锁定结构的一侧设置有配合的长度调节联锁结构,所述电极间距调节推钮在靠近所述第二锁定结构的一侧设置有配合的间距调节联锁结构,所述第一锁定结构和所述长度调节联锁结构至少其一具有等间距连续重复的结构单元,所述第二锁定结构和所述间距调节联锁结构至少其一具有等间距连续重复的结构单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联锁调节的双极消融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远端设置有两个横截面垂直于长度延伸方向的圆弧形凸卡环,所述外绝缘管固定件的表面设置有相互平行的两个环形凹槽,两个所述凸卡环与两个所述环形凹槽耦合,所述外绝缘管固定件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外绝缘管的近端与所述外绝缘管固定件横截面的圆心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联锁调节的双极消融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旋盖的近端设置有沿长度方向的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与所述锁定件的远端相配合,以为所述锁定件沿轴向运动提供导向作用和驱动所述锁定件周向转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联锁调节的双极消融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结构和所述锁定件的远端在横截面上构成圆环结构,所述前端旋盖受驱动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尧王志青陈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伽奈维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