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行车前叉立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76841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24 16:09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前叉立管结构,包括前叉立管本体,前叉立管本体的顶部滑动连接有第一套筒,前叉立管本体的底部滑动连接有第二套筒,第二套筒的内部设置有缓冲组件,第一套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的内部设置有把手,把手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两个防滑套,第一套筒的一侧设置有壳体,壳体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夹块,壳体的内部设置有联动组件,联动组件用于带动夹块移动。本技术以解决,由于现有的自行车的前叉立管刹车线排布混乱,容易导致刹车线路交叉,影响刹车效果,同时,刹车线路排布混乱,也会容易导致线路磨损、折断等安全隐患,不利于实际使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自行车前叉立管,尤其涉及一种自行车前叉立管结构


技术介绍

1、自行车,又称脚踏车或单车,通常是二轮的小型陆上车辆,人骑上车后,以脚踩踏板为动力,是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自行车种类很多,有单人自行车,双人自行车还有多人自行车。

2、现有的自行车的前叉立管刹车线排布混乱,容易导致刹车线路交叉,影响刹车效果,同时,刹车线路排布混乱,也会容易导致线路磨损、折断等安全隐患,因此不利于实际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前叉立管结构。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自行车前叉立管结构,包括前叉立管本体,前叉立管本体的顶部滑动连接有第一套筒,所述前叉立管本体的底部滑动连接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的内部设置有缓冲组件,所述第一套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内部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两个防滑套,所述第一套筒的一侧设置有壳体,所述壳体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夹块,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联动组件,所述联动组件用于带动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行车前叉立管结构,包括前叉立管本体(1),其特征在于:前叉立管本体(1)的顶部滑动连接有第一套筒(3),所述前叉立管本体(1)的底部滑动连接有第二套筒(7),所述第二套筒(7)的内部设置有缓冲组件,所述第一套筒(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6),所述连接块(6)的内部设置有把手(4),所述把手(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两个防滑套(5),所述第一套筒(3)的一侧设置有壳体(2),所述壳体(2)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夹块(20),所述壳体(2)的内部设置有联动组件,所述联动组件用于带动夹块(20)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前叉立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组件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行车前叉立管结构,包括前叉立管本体(1),其特征在于:前叉立管本体(1)的顶部滑动连接有第一套筒(3),所述前叉立管本体(1)的底部滑动连接有第二套筒(7),所述第二套筒(7)的内部设置有缓冲组件,所述第一套筒(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6),所述连接块(6)的内部设置有把手(4),所述把手(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两个防滑套(5),所述第一套筒(3)的一侧设置有壳体(2),所述壳体(2)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夹块(20),所述壳体(2)的内部设置有联动组件,所述联动组件用于带动夹块(20)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前叉立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组件包括凹槽(28),所述凹槽(28)开设在壳体(2)的内部,所述壳体(2)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滑槽(29),所述壳体(2)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连接杆(18),所述连接杆(18)的底部延伸至凹槽(28)的内部且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9),所述连接杆(18)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2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行车前叉立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两个转动杆(23),两个所述转动杆(23)的一端均延伸至凹槽(28)的内部且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22),所述第一锥齿轮(19)与第二锥齿轮(22)相啮合,所述转动杆(23)的一端延伸至第二滑槽(29)的内部且固定连接有转盘(24),所述转盘(24)的一端开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云伍张绍平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粤宝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