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下行式潜流人工湿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下行式潜流人工湿地排泥系统。
技术介绍
1、潜流人工湿地因占地面积小、污染物去除率高、景观效果好而广泛应用于对微污染水体的处理,潜流人工湿地分为水平流潜流人工湿地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其中垂直流人工湿地按水流方向又分为下行式潜流人工湿地和上行式潜流人工湿地。下行式潜流人工湿地由于良好的复氧条件及较高的污染物去除率,近年来广泛的应用于污水处理厂尾水处理等应用场景。人工湿地除磷途径包括植物吸收、填料吸附以及微生物降解,植物吸收能力非常有限,而填料在吸附饱和后,吸附速率大幅下降,甚至会向湿地系统内部解吸磷,故微生物除磷对整个湿地系统除磷效率影响重大,微生物除磷一般是通过排泥将磷从系统内清除,下行式潜流人工湿地在运行1-2年后,由于湿地无排泥工程,导致污泥聚集在湿地系统底部,使得出水总磷浓度超标,进而使受纳水体水质总磷超标,甚至引发蓝藻、绿藻爆发,严重影响流域水生态安全,通过排泥不仅能去除湿地系统总磷污染物,同时排泥也能缓释湿地堵塞状况,延长潜流人工湿地的使用寿命。
2、名称为《一种防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下行式潜流人工湿地排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布置的种植层(1)、布水管(2)、填料层(3)和反渗透层(4),所述反渗透层(4)的下方布置进行泥水分离的集泥-排水层(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行式潜流人工湿地排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泥-排水层(5)包括:设置在反渗透层(4)下方的排水篦子(540),所述排水篦子(540)下方的垫层(510)上沿排水方向并排设置多个分流装置(530),相邻两个分流装置(530)之间以及分流装置(530)与人工湿地的外墙之间形成排泥通道(57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行式潜流人工湿地排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布置的种植层(1)、布水管(2)、填料层(3)和反渗透层(4),所述反渗透层(4)的下方布置进行泥水分离的集泥-排水层(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行式潜流人工湿地排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泥-排水层(5)包括:设置在反渗透层(4)下方的排水篦子(540),所述排水篦子(540)下方的垫层(510)上沿排水方向并排设置多个分流装置(530),相邻两个分流装置(530)之间以及分流装置(530)与人工湿地的外墙之间形成排泥通道(57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下行式潜流人工湿地排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装置(530)包括:沿排水方向布置的斜板(531),所述斜板(531)为中间高、两侧低的形状,所述斜板(531)下方沿其长度方向布置至少两块竖板(532),相邻两块竖板(532)之间形成排水通道(534),所述竖板(532)的上端与所述斜板(531)相连,所述竖板(532)与所述斜板(531)的交界处具有多个进水口(533),所述进水口(533)高于所述斜板(531)两侧边沿;所述竖板(532)的下端与所述垫层(510)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下行式潜流人工湿地排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泥-排水层(5)还包括:墙体(520),所述垫层(510)上沿排水方向设置多道对排水篦子(540)进行支撑的墙体(520),所述墙体(520)与竖板(532)的长度相同,所述分流装置(530)和所述墙体(520)相间分布,所述墙体(520)与所述分流装置(530)之间形成排泥通道(57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下行式潜流人工湿地排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板(531)的两侧与垂直方向夹角为45°-60°,所述斜板(531)的迎水面采用摩擦系数小的光面塑料板。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下行式潜流人工湿地排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层(510)沿墙体(520)长度方向向下倾斜,在所述垫层(510)低的一端的外侧设有检查井(6),所述检查井(6)的井底低于所述垫层(510),所述排泥通道(570)与所述检查井(6)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下行式潜流人工湿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苑君,谢舒婷,刘爽,张锐,王跃昌,
申请(专利权)人:远浪潮生态建设湖北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