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细菌纳米纤维素复合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随着人口老龄化及众多年轻人饮食、生活作息不规律,心血管疾病患者日趋年轻化,患病人数逐年上升。动脉粥样硬化及外周血管疾病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疾病类型,临床症状表现为动脉狭窄、栓塞、下肢慢性缺血等。手术治疗包括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旁路转流术等。用于血管替换的大口径血管已有商业产品,包括膨体聚四氟乙烯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这两种材料疏水性强,组织相容性差,不利于内表面快速内皮化,远期通畅率低。由于小口径血管的内径小(<6mm),血液流速慢,导致小口径人工血管的管腔内易形成血栓和内膜增生狭窄,目前尚未有临床可用的小口径血管产品。
2、细菌纳米纤维素(bacterial nano-cellulose,bnc)是自然界分布最广的天然多糖,是由细菌产生并分泌到胞外的产物。bnc具有类天然细胞外基质ecm的三维纳米网络结构,为细胞提供粘附和增殖的三维微环境,且bnc含有大量羟基,是亲水聚合物,不利于血小板粘附和血栓形成。由于bnc管的杨氏模量高,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细菌纳米纤维素复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菌纳米纤维素复合管为蛋白质/细菌纳米纤维素复合管,或药物/蛋白质/细菌纳米纤维素复合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细菌纳米纤维素复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蛋白质为生物相容性蛋白;其中生物相容性蛋白包括丝素蛋白、纤连蛋白、明胶、人源重组胶原蛋白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药物包括肝素、VEGF、粘附肽中的一种或几种;
3.一种细菌纳米纤维素复合管的制备方法,包括方法1、方法2、方法3或方法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1~4中细菌纳米纤维素管的内径为2-6mm,外径为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细菌纳米纤维素复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菌纳米纤维素复合管为蛋白质/细菌纳米纤维素复合管,或药物/蛋白质/细菌纳米纤维素复合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细菌纳米纤维素复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蛋白质为生物相容性蛋白;其中生物相容性蛋白包括丝素蛋白、纤连蛋白、明胶、人源重组胶原蛋白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药物包括肝素、vegf、粘附肽中的一种或几种;
3.一种细菌纳米纤维素复合管的制备方法,包括方法1、方法2、方法3或方法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1~4中细菌纳米纤维素管的内径为2-6mm,外径为3-9mm,壁厚为0.5-2.5mm;细菌纳米纤维素管进行前处理,其中前处理为高温干燥、室温风干或滤纸吸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1和方法2中所述通过液体施压技术填充在细菌纳米纤维素管的管壁的溶液的流速为0.05-0.5ml/s,流量为0.1-0.5ml/cm;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1和方法2中蛋白质溶液和乙醇的混合溶液,其中蛋白质溶液的浓度为0.1%-5%(m/v);蛋白质溶液与乙...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