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尤其涉及一种震动mbr耦合自养深度脱氮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1、mbr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工艺,该技术通过活性污泥来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并采用膜将水和活性污泥进行分离,主要由格栅池、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和膜处理设备组成。格栅池用于拦截渣滓,防止堵塞提升泵及mbr膜;厌氧池中的厌氧菌使有机物发生水解、酸化和甲烷化,并释放所吸收的磷(磷以污泥的形式排出),利于后续的处理;缺氧池中的反硝化细菌以污水中的有机物为碳源,将回流至池内的硝酸盐、亚硝酸盐还原为氮气而释放;好氧池利用好氧微生物对含碳、氨氮等有机污染物进行分解;膜处理设备中设置有膜组件,通过膜组件将污泥与水分离。
2、膜组件在工作时,由于污水中的污泥浓度以及粘度较大等原因会导致膜堵塞,影响膜通量,导致膜通量的衰减,影响污水处理效率。为了提高膜通量,现有方法通常使用擦洗曝气鼓风机通过曝气清理膜组件上的污泥,以及通过提升泵提高进水速度和压力的方法,使被截留的污泥及时被带走。
3、但是,通过擦洗曝气鼓风机对膜组件进行吹扫曝气以及使用提升泵加压维持膜通量不但对膜组件会造成损害,减少使用寿命,影响正常生产,而且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通过各单元的能源消耗计算可知,曝气鼓风机和提升泵的能耗占到整个工艺总能耗的50%左右,是污水处理工艺耗电量最大的部分,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4、本技术目的在降低mbr工艺的能耗,提高出水总氮指标、降低碳源使用量进而降低运行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为
2、本技术使用时,前端工艺处理后的污水排入污水腔11内,在污水腔11中接种缺氧菌种,可以进行反硝化作用,去除一部分总氮,打开产水泵4和动力机构,在产水泵4的抽吸作用下,污水腔11内的过滤水穿过膜组件3上的膜被吸出后处理,被膜组件3上的膜阻挡的污泥留在污水池内,在污水池内聚集,通过动力机构驱动滑块22沿滑轨21上下移动,带动膜组件3上下震动,在震动作用及污水腔11内污水的冲刷作用下,使膜组件3上沾附的污泥掉落,当污水池内的污泥达到一定量时,将污泥从污泥排放口12排出。
3、本技术通过设置壳体1和震动装置2,在壳体1内形成污水腔11,将滑轨21固定设置于壳体1的内侧壁上,滑块22滑动设置于滑轨21上,将膜组件3固定设置于滑块22上,通过动力机构可以驱动滑块22沿滑轨21上下移动,带动膜组件3上下震动,在震动作用及污水腔11内污水的冲刷作用下,使膜组件3上沾附的污泥掉落,防止膜堵塞,保持膜通量,保证污水处理的效率。
4、将膜组件3设置于污水腔11内,通过污水腔11暂存污水和污泥,可以增加污水中菌群数量,提高污水池内的污泥浓度,延长污泥停留时间,提高在低温和进水水质浓度偏低条件下的生化处理性能。另外,污水池内无需曝气,通过往返震动保持mbr的通量和减少污染,进而降低能耗。
5、优选地,还包括外壳5,外壳5为方形,套设于壳体1外部,外壳5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口51,壳体1与外壳5固定连接,与外壳5之间保持间距,形成处理腔52。污泥排放口12穿过外壳5延伸至外壳5下方,处理腔52内设置有硫自养反硝化填料层53和承托层54。承托层54位于硫自养反硝化填料层53的下方,承托层54为石灰石或白云石颗粒。产水泵4的出水端44通过排水管43与处理腔52连通。
6、通过设置外壳5,将壳体1固定设置于外壳5内部,在壳体1与外壳5之间形成处理腔52,在处理腔52内部设置硫自养反硝化填料层53,设置石灰石或白云石颗粒作为承托层54,将产水泵4的出水端44通过排水管43与处理腔52连通,将膜过滤后的过滤水排入处理腔52内,通过硫自养反硝化填料以硫化钠、硫代硫酸钠和单质硫等还原态硫源作为硫自养反硝化菌反硝化作用的电子供体,同时通过石灰石或白云石为反硝化菌提供部分碳源和适当碱度,将过滤水中剩余的硝态氮转化为氮气,同时还原态硫转化为硫酸盐,从而减少碳源的使用量以及提高总氮的出水水质。
7、优选地,动力机构为伸缩油缸23,伸缩油缸23的缸体231与壳体1上部固定连接,伸缩油缸23的伸缩杆232与滑块22固定连接。设置动力机构为伸缩油缸23,通过伸缩油缸23上的伸缩杆232伸长可以驱动膜组件3沿滑块22向下运动,通过伸缩杆232的收缩可以驱动膜组件3沿滑块22向上运动,实现驱动膜组件3上下震动,节约能耗。
8、优选地,产水泵4固定设置于外壳5上,吸水管42为软管。将产水泵4固定设置于外壳5上,可以减少吸水管42和排水管43的长度,而且能够将产水泵4固定,防止碰撞损坏。设置吸水管42为软管,可以防止吸水管42影响膜组件3震动。
9、优选地,还包括过滤网55,过滤网55固定设置于处理腔52内,罩设于排水口51处。在排水口51处设置过滤网55,可以防止处理腔52内的承托层54和复合填料层的物料泄露。
10、优选地,污泥排放口12上设置有排放阀13,排水口51上设置有排水阀57。在污泥排放口12上设置排放阀13,可以定时排出污水腔11内的污泥。在排水口51上设置排水阀57,可以定时排出处理腔52内的洁净水。
11、优选地,外壳5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支撑腿56,多个支撑腿56竖向设置,均匀分布。通过在外壳5的底部设置多个支撑腿56,可以支撑设备,使设备在震动装置2驱动膜组件3震动时保持稳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震动MBR耦合自养深度脱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震动装置(2)、膜组件(3)和产水泵(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震动MBR耦合自养深度脱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壳(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震动MBR耦合自养深度脱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为伸缩油缸(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震动MBR耦合自养深度脱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产水泵(4)固定设置于外壳(5)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震动MBR耦合自养深度脱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网(5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震动MBR耦合自养深度脱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排放口(12)上设置有排放阀(13);
7.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震动MBR耦合自养深度脱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5)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支撑腿(5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震动mbr耦合自养深度脱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震动装置(2)、膜组件(3)和产水泵(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震动mbr耦合自养深度脱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壳(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震动mbr耦合自养深度脱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为伸缩油缸(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震动mbr耦合自养深度脱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喜斌,钟建云,田振华,孙太平,赵凤辉,吕学斌,王慧,胥珠兰,杨保峰,李高乐,王军军,刘利伟,李映清,李易明,
申请(专利权)人:青海盐湖海纳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