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下工程支护,尤其涉及一种地下工程锚网耦合吸能支护系统。
技术介绍
1、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2、由支护网、锚杆(或锚索)、托盘等部件组合构成的锚网支护体系是深部矿井巷道支护的主要形式,随着地下工程向深部发展,围岩支护面临高应力、强扰动、极软岩等挑战,深部巷道动力灾害频发,传统锚网支护体系各构件之间耦合性能较差,如支护网、锚杆(或锚索)常因变形受到托盘剪切作用破坏,未能有效发挥各部件的支护优势,导致支护体系失效。同时,支护构件的吸能性能需进一步提高,以应对深部工程中的动力灾害。因此,提高锚网支护耦合效果,改进地下工程支护体系至关重要。
3、传统的地下工程锚网支护体系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4、①传统十字形焊接支护网具有较高刚度,围岩支护控制效果良好,但其变形效果较差,在围岩产生大变形时,焊接支护网往往因其变形能力较差而发生破断,从而导致围岩支护失效。
5、②传统菱形支护网具有较大变形能力,对巷道围岩大变形控制效果良好,但菱形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工程锚网耦合吸能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工程锚网耦合吸能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恒阻吸能单元包括:套在柔性吸能连接结构外侧的阻力套管,所述阻力套管的端部开口,开口内设有滑动塞体,滑动塞体底部设有连接件,柔性吸能连接结构的顶端与连接件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工程锚网耦合吸能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传力杆,两个传力杆的一端分别与滑动塞体的底部连接,另一端通过支撑杆连接在一起;两个传力杆之间还设有连接杆,柔性吸能连接结构的顶端与连接杆连接;
4.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工程锚网耦合吸能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工程锚网耦合吸能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恒阻吸能单元包括:套在柔性吸能连接结构外侧的阻力套管,所述阻力套管的端部开口,开口内设有滑动塞体,滑动塞体底部设有连接件,柔性吸能连接结构的顶端与连接件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工程锚网耦合吸能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传力杆,两个传力杆的一端分别与滑动塞体的底部连接,另一端通过支撑杆连接在一起;两个传力杆之间还设有连接杆,柔性吸能连接结构的顶端与连接杆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工程锚网耦合吸能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让压吸能预警装置,所述让压吸能预警装置包括: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工程锚网耦合吸能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断式吸能结构为十字形连接结构,所述十字形连接结构连接支护网十字交叉位置的四个连接端;相邻两个端之间连接一个柔性吸能连接结构;所述柔性吸能连接结构为弧形柔性钢片,钢片的两端分别连接十字形连接结构的两个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工程锚网耦合吸能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式网片连接装置包括第一插块和第二插块,第一插块和第二插块能够分别插入环型节点内,并通过螺纹连接在一起。
7.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贝,刘竞轩,王鸣子,王琦,黄玉兵,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