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精度自适应复合传动车床底座结构,属于机床底座。
技术介绍
1、车床是指制造机器的机器,一般分为金属切削车床、锻压车床和木工车床等,床底座作为机床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确保机床的稳定性和加工精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申请号为cn202110839069.3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具有减振及防止丝杆位移的机床底座,包括底座、若干个固定座、马达座、尾端座和若干个支撑装置,所述马达座和尾端座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支撑装置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与固定座连接为一整体;所述固定座可拆卸地设置有挡件,所述挡件一侧与所述马达座和尾端座端面抵接。
3、然而在使用的过程中车床底座结构在碎屑处理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在机床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车削碎屑和切削液,这些碎屑和切削液若不及时处理,会堆积在车床底座上,影响机床的稳定性和加工精度。
4、现有专利中的车床底座结构在碎屑处理方面通常采用简单的收集方式,如设置碎屑收集箱或碎屑收集槽。然而,这些方式在处理大量碎屑时效率低下,且易导致碎屑
...【技术保护点】
1.高精度自适应复合传动车床底座结构,包括底座主体(1)、支撑调节部(2)、碎屑处理组件(3),支撑调节部(2)位于底座主体(1)底部对底座主体(1)进行支撑,其特征在于:底座主体(1)包括支撑面板(11)、支撑框架(12),碎屑处理组件(3)位于支撑面板(11)底部与支撑框架(12)之间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度自适应复合传动车床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主体(1)包括多块支撑面板(11),多块所述支撑面板(11)之间呈线性设置且存有间隙,所述支撑面板(11)与支撑框架(12)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引屑板(31)位于支撑面板(11)底部与
...【技术特征摘要】
1.高精度自适应复合传动车床底座结构,包括底座主体(1)、支撑调节部(2)、碎屑处理组件(3),支撑调节部(2)位于底座主体(1)底部对底座主体(1)进行支撑,其特征在于:底座主体(1)包括支撑面板(11)、支撑框架(12),碎屑处理组件(3)位于支撑面板(11)底部与支撑框架(12)之间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度自适应复合传动车床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主体(1)包括多块支撑面板(11),多块所述支撑面板(11)之间呈线性设置且存有间隙,所述支撑面板(11)与支撑框架(12)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引屑板(31)位于支撑面板(11)底部与支撑框架(12)内部两侧之间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度自适应复合传动车床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破碎组件(33)位于破碎筒(32)外表面呈圆周均匀分布,所述第一空腔(323)上设有与第一破碎组件(33)相对应的进屑口,所述第一排屑口(3231)位于第一空腔(323)远离第一传动组件(321)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度自适应复合传动车床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套(211)与螺杆(21)之间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套(212)与第一螺套(211)之间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螺套(211)上设有与第二螺套(212)相对应的滑槽,所述第一螺母(22)位于第二螺套(212)顶部通过第二螺套(212)对螺杆(21)进行限位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度自适应复合传动车床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24)顶部设有多个圆周分布的定位孔(241),所述第二螺套(212)底部设有固定连接有与定位孔(241)相对应的定位销(2121),所述螺杆(21)顶部贯穿支撑框架(12)底部对支撑框架(12)进行支撑。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精度自适应复合传动车床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321)包括第一齿轮(3211)、第二齿轮(3212),所述第一齿轮(3211)为内齿轮与一侧的支撑框架(1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轮(3212)位于第一破碎组件(33)传动轴一端且与第一齿轮(3211)相互啮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卫小虎,任东,邵朱奇,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国盛智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