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混纺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75540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20 13:1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抗菌混纺面料,包括混纺面料本体,所述混纺面料本体的一侧表面复合有抑菌层A,所述混纺面料本体的另一侧表面复合有抑菌层B;所述抑菌层A包括纳米银离子涂层A和竹原纤维层A,所述纳米银离子涂层A喷涂在竹原纤维层A表面;所述抑菌层B包括竹原纤维层B和纳米银离子涂层B,所述竹原纤维层B的表面喷涂有纳米银离子涂层B。混纺面料本体的外表面复合有抑菌层A和抑菌层B,竹原纤维具有很好的抑菌及抗菌性能,提高混纺面料本体的使用效果,纳米银离子涂层具备很好的抑菌性能,不仅丰富了混纺面料本体外部的结构层,而且有效地提高抑菌性能,使用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面料,具体涉及一种抗菌混纺面料


技术介绍

1、混纺面料当中比较常见的一种面料,混纺面料是一种混纺化纤织物,是化学纤维与天然纤维混合之后纺纱织成的一种纺织产品混纺面料一方面有着涤纶的风格,另一方面还有这棉织物的长处。混纺面料在干的状态和湿的状态之下的弹性和耐磨性都是相对比较好的,缩水率也是相对比较小的,可以拥有比较稳定的尺寸,缩水率也比较细,挺拔并且不易皱褶,容易清洗,变干的速度也是比较快的不可以高温之下进行熨烫;

2、经检索,专利号cn214354596u,公开了一种混纺抗菌面料,属于混纺面料
,包括表纱层和底纱层,表纱层和底纱层之间混织有抗菌内纱和竹炭纤维内纱,且抗菌内纱和竹炭纤维内纱之间织入有导电纤维内纱,抗菌内纱、竹炭纤维内纱和导电纤维内纱之间织入有氨纶纤维线,在混纺面料的表纱层和底纱层之间织入抗菌内纱和竹炭纤维内纱,借助抗菌内纱内部的银离子抗菌试剂有效抑制细菌在混纺面料的表纱层和底纱层之间进行滋生,而且竹碳纤维内纱也有抑菌除臭的功能;

3、目前现有技术中,对于常见的混纺面料来说,为了增加其抑菌性能,多是在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菌混纺面料,包括混纺面料本体(7),其特征在于:所述混纺面料本体(7)的一侧表面复合有抑菌层A,所述混纺面料本体(7)的另一侧表面复合有抑菌层B;所述抑菌层A包括纳米银离子涂层A(1)和竹原纤维层A(6),所述纳米银离子涂层A(1)喷涂在竹原纤维层A(6)表面;所述抑菌层B包括竹原纤维层B(8)和纳米银离子涂层B(9),所述竹原纤维层B(8)的表面喷涂有纳米银离子涂层B(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混纺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竹原纤维层A(6)贴合在混纺面料本体(7)的其中一个表面,所述竹原纤维层B(8)贴合在混纺面料本体(7)的另一个表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混纺面料,包括混纺面料本体(7),其特征在于:所述混纺面料本体(7)的一侧表面复合有抑菌层a,所述混纺面料本体(7)的另一侧表面复合有抑菌层b;所述抑菌层a包括纳米银离子涂层a(1)和竹原纤维层a(6),所述纳米银离子涂层a(1)喷涂在竹原纤维层a(6)表面;所述抑菌层b包括竹原纤维层b(8)和纳米银离子涂层b(9),所述竹原纤维层b(8)的表面喷涂有纳米银离子涂层b(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混纺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竹原纤维层a(6)贴合在混纺面料本体(7)的其中一个表面,所述竹原纤维层b(8)贴合在混纺面料本体(7)的另一个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混纺面料,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如济李丽华
申请(专利权)人:晋江市豪欣隆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