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然空气土孔冷凝水抽吸水滴灌生态植被绿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75148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20 1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植被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天然空气土孔冷凝水抽吸水滴灌生态植被绿化系统,包括供电系统、空气循环系统、低温回流凝结水系统、空气加热系统、抽水与集水系统和滴灌系统;空气循环系统用于将空气输入至低温回流凝结水系统;低温回流凝结水系统利用温差将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为水;抽水与集水系统将低温回流凝结水系统中的凝结水抽出并收集。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热空气和土孔管道内壁的温差将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为水进行滴灌,减少生态匮乏区域地下水资源的限制,可以实现对生态匮乏区域内植被的精准灌溉,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为植被提供必要的水分,促进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被修复,具体涉及一种天然空气土孔冷凝水抽吸水滴灌生态植被绿化系统


技术介绍

1、当前,滴灌技术已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节水技术,并广泛应用于农作物种植。随着现代智慧农业的发展,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被认为是提高水肥利用效率的最佳技术之一。滴灌系统下土壤水分分布的均匀性取决于多种因素,如滴灌带铺设的间距、滴灌频率、滴灌量、水压以及出水方式。此外,滴灌技术的优势在于无输水损失、无地面径流损失、深层渗漏损失小、田间蒸发损失低,因此水分利用率非常高。

2、传统的灌溉技术存在水资源浪费严重,特别是在干旱和半生态匮乏区域,水资源的短缺限制了植被的恢复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天然空气土孔冷凝水抽吸水滴灌生态植被绿化系统,能够利用热空气和土孔管道内壁的温差将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为水进行滴灌,减少生态匮乏区域地下水资源的限制,可以实现对生态匮乏区域内植被的精准灌溉,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为植被提供必要的水分,促进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

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天然空气土孔冷凝水抽吸水滴灌生态植被绿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系统、空气循环系统、低温回流凝结水系统、空气加热系统、抽水与集水系统、滴灌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然空气土孔冷凝水抽吸水滴灌生态植被绿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热管(16)上按照从上至下的顺序固定连接有多组和供电系统电性连接的半导体制冷片(17),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7)的制冷端位于第二隔热管(16)的外侧,且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7)的制冷端和土孔管道(4)的内壁相贴合,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7)的散热端位于第二隔热管(16)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天然空气土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然空气土孔冷凝水抽吸水滴灌生态植被绿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系统、空气循环系统、低温回流凝结水系统、空气加热系统、抽水与集水系统、滴灌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然空气土孔冷凝水抽吸水滴灌生态植被绿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热管(16)上按照从上至下的顺序固定连接有多组和供电系统电性连接的半导体制冷片(17),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7)的制冷端位于第二隔热管(16)的外侧,且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7)的制冷端和土孔管道(4)的内壁相贴合,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7)的散热端位于第二隔热管(16)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天然空气土孔冷凝水抽吸水滴灌生态植被绿化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两组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7)之间的间距按照从下至上的顺序逐渐增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然空气土孔冷凝水抽吸水滴灌生态植被绿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热管(16)的下端通过第一连接杆(24)固定连接有导风板(25),所述第二隔热管(16)和导风板(25)之间形成导风口,所述导风板(25)竖向滑动连接在导水支管(5)的外侧,且所述下限位板(21)固定连接在导风板(25)的上侧,所述导风板(25)上侧的侧面高度按照从内到外的顺序逐渐降低,所述导风板(25)的下侧通过多个第二连接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生俊邵帅马晓武赵梓君朱学亮吴昊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