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软体机器人,涉及一种基于表面屈曲的柔性离合器装置。
技术介绍
1、机械结构当中,主、从动部件之间的传动,以及一些部件的锁定和解锁常需要离合器来配合实现。目前在软体机器人领域,软体机器人的身躯往往是一体不可拆卸的,从而当机器人的某一肢体被卡住或被重物压住时,软体机器人无法通过“断肢”逃生。此外,当某一软体机器人失去动力时,其他软体机器人很难对其进行有效连接从而将其拖走。因而,软体机器人同样需要离合器,从而实现其肢体与身躯之间的接合与分离,或者用于实现多个软体机器人之间的接合与分离。传统的离合器多为金属材料制成的刚性结构,不仅笨重,而且与软体机器人柔性的初衷相背离,因此,开发适用于软体机器人的柔性离合器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实现柔性部件之间或软体机器人之间的接合与分离功能,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表面屈曲的柔性离合器装置,预先弯折柔性薄膜形成能够相互嵌合的周期性形状,而后将其粘附于柔性基底上,柔性薄膜的底部表面与柔性基底表面粘接,组成一个半离合器,两个半离合器组合形成完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表面屈曲的柔性离合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基底、柔性薄膜两种功能层,自上而下依次为,第一柔性基底(1)、第一柔性薄膜(2)、第二柔性薄膜(3)、第二柔性基底(4);第一柔性薄膜(2)、第二柔性薄膜(3)预先弯折成能够相互嵌合的周期性形状,第一柔性薄膜(2)粘接于第一柔性基底(1)的下表面,组成一个半离合器;第二柔性薄膜(3)粘接于第二柔性基底(4)的上表面,组成另一个半离合器;两个半离合器组合形成完整离合器装置,通过对第一柔性基底(1)和第二柔性基底(4)的拉伸变形,实现第一柔性薄膜(2)与第二柔性薄膜(3)的分离;通过释放对第一柔性基底(1)和第二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表面屈曲的柔性离合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基底、柔性薄膜两种功能层,自上而下依次为,第一柔性基底(1)、第一柔性薄膜(2)、第二柔性薄膜(3)、第二柔性基底(4);第一柔性薄膜(2)、第二柔性薄膜(3)预先弯折成能够相互嵌合的周期性形状,第一柔性薄膜(2)粘接于第一柔性基底(1)的下表面,组成一个半离合器;第二柔性薄膜(3)粘接于第二柔性基底(4)的上表面,组成另一个半离合器;两个半离合器组合形成完整离合器装置,通过对第一柔性基底(1)和第二柔性基底(4)的拉伸变形,实现第一柔性薄膜(2)与第二柔性薄膜(3)的分离;通过释放对第一柔性基底(1)和第二柔性基底(4)的拉伸,实现第一柔性薄膜(2)与第二柔性薄膜(3)的接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表面屈曲的柔性离合器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调控第一柔性薄膜(2)与第二柔性薄膜(3)的厚度以及周期性形状的尺寸调节离合器的接合强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表面屈曲的柔性离合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亮亮,代自潮,杨玉龙,吴威,王彤,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