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表面屈曲的柔性离合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75120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20 1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表面屈曲的柔性离合器装置,属于软体机器人技术领域。该柔性离合器装置包括柔性基底、柔性薄膜两种功能层。预先弯折柔性薄膜成能够相互嵌合的周期性形状,薄膜底部表面基底表面粘接,组成一个半离合器。施加外力拉伸所述半离合器的柔性基底,柔性基底的拉伸变形带动粘接在其表面的柔性薄膜伸长,倒三角形的屈曲形状变为矩形或梯形,实现与另一经受拉伸变形的半离合器的分离;释放外力,柔性基底回缩,带动粘接在其上的柔性薄膜形状恢复,离合器重新接合。该柔性离合器装置通过拉伸和释放基底来控制接合与分离,结构简单,体积小,可扩展性高,适用于软体机器人领域中实现两个柔性部件或两个软体机器人之间的接合与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软体机器人,涉及一种基于表面屈曲的柔性离合器装置


技术介绍

1、机械结构当中,主、从动部件之间的传动,以及一些部件的锁定和解锁常需要离合器来配合实现。目前在软体机器人领域,软体机器人的身躯往往是一体不可拆卸的,从而当机器人的某一肢体被卡住或被重物压住时,软体机器人无法通过“断肢”逃生。此外,当某一软体机器人失去动力时,其他软体机器人很难对其进行有效连接从而将其拖走。因而,软体机器人同样需要离合器,从而实现其肢体与身躯之间的接合与分离,或者用于实现多个软体机器人之间的接合与分离。传统的离合器多为金属材料制成的刚性结构,不仅笨重,而且与软体机器人柔性的初衷相背离,因此,开发适用于软体机器人的柔性离合器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实现柔性部件之间或软体机器人之间的接合与分离功能,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表面屈曲的柔性离合器装置,预先弯折柔性薄膜形成能够相互嵌合的周期性形状,而后将其粘附于柔性基底上,柔性薄膜的底部表面与柔性基底表面粘接,组成一个半离合器,两个半离合器组合形成完整离合器。施加外力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表面屈曲的柔性离合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基底、柔性薄膜两种功能层,自上而下依次为,第一柔性基底(1)、第一柔性薄膜(2)、第二柔性薄膜(3)、第二柔性基底(4);第一柔性薄膜(2)、第二柔性薄膜(3)预先弯折成能够相互嵌合的周期性形状,第一柔性薄膜(2)粘接于第一柔性基底(1)的下表面,组成一个半离合器;第二柔性薄膜(3)粘接于第二柔性基底(4)的上表面,组成另一个半离合器;两个半离合器组合形成完整离合器装置,通过对第一柔性基底(1)和第二柔性基底(4)的拉伸变形,实现第一柔性薄膜(2)与第二柔性薄膜(3)的分离;通过释放对第一柔性基底(1)和第二柔性基底(4)的拉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表面屈曲的柔性离合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基底、柔性薄膜两种功能层,自上而下依次为,第一柔性基底(1)、第一柔性薄膜(2)、第二柔性薄膜(3)、第二柔性基底(4);第一柔性薄膜(2)、第二柔性薄膜(3)预先弯折成能够相互嵌合的周期性形状,第一柔性薄膜(2)粘接于第一柔性基底(1)的下表面,组成一个半离合器;第二柔性薄膜(3)粘接于第二柔性基底(4)的上表面,组成另一个半离合器;两个半离合器组合形成完整离合器装置,通过对第一柔性基底(1)和第二柔性基底(4)的拉伸变形,实现第一柔性薄膜(2)与第二柔性薄膜(3)的分离;通过释放对第一柔性基底(1)和第二柔性基底(4)的拉伸,实现第一柔性薄膜(2)与第二柔性薄膜(3)的接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表面屈曲的柔性离合器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调控第一柔性薄膜(2)与第二柔性薄膜(3)的厚度以及周期性形状的尺寸调节离合器的接合强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表面屈曲的柔性离合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亮亮代自潮杨玉龙吴威王彤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