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固相光刻法原位合成钙钛矿量子点阵列构建的荧光防伪-加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74951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20 1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固相光刻法原位合成钙钛矿量子点阵列构建的荧光防伪‑加密方法。将全氟戊二酸铯、油酸铅和六溴环十二烷溶解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加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加热溶解得到混合前驱体溶液,将其涂覆在玻璃基板上,得到前驱体膜,烘干去除N,N‑二甲基甲酰胺,最后在前驱体膜上覆盖图案铬掩模板,在254 nm紫外灯下照射,得到CsPbBr<subgt;3</subgt;荧光防伪阵列。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光诱导脱卤直接光刻法原位制备钙钛矿纳米晶荧光微阵列,在掩模版的作用下,通过254 nm紫外光诱导卤代烃脱卤产生卤素离子并驱动钙钛矿纳米晶的生成,通过调节掩膜版的图案即可得到不同图案化的钙钛矿纳米晶荧光微阵列,无需显影和刻蚀等其他操作,方法十分简便、高效,成本低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防伪,具体公开了基于固相光刻法原位合成钙钛矿量子点阵列构建的荧光防伪-加密方法


技术介绍

1、荧光防伪是目前最受欢迎的防伪-加密技术之一。当前荧光防伪主要以静态加密为主,且编码方式往往较为单一,编码容量较低,导致防破解和防攻击能力较弱。因此,发展编码形式多样,编码容量高的动态防伪荧光防伪技术有助于提升防破解和攻击能力。随着荧光防伪材料微纳加工技术的发展,可以将成千上万条微米级别的信息单元集成于芯片大小的范围内而得到的荧光微型化防伪图案,使单位面积内的信息容量呈现指数级的增长,扩大了信息容量的同时也保障了其安全性,因此制备微型化图案且同时具有动态调控能力的荧光防伪标签具有重要意义。

2、金属卤化物钙钛矿量子点因其优异的发光性质,如高的荧光量子产率、窄的荧光发射峰、大的摩尔吸光系数与较好的缺陷容忍度而备受人们关注,被认为是新一代的发光材料,在防伪-加密、光电探测、显示及传感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目前,已经有多种制备微型图案化钙钛矿纳米晶的手段,如喷墨打印、转印法、激光直写、光刻法等,其中光刻是一种优异的能够同时实现高分辨和大面积制造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固相光刻法原位合成钙钛矿量子点阵列构建的荧光防伪-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固相光刻法原位合成钙钛矿量子点阵列构建的荧光防伪-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氟戊二酸铯、油酸铅、六溴环十二烷、N, N-二甲基甲酰胺、聚甲基丙烯酸甲的用量比为0.06 mmol:0.06 mmol:0.1 mmol:2 mL:0.5 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固相光刻法原位合成钙钛矿量子点阵列构建的荧光防伪-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加热的温度为55~65℃。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固相光刻法原位合成钙...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固相光刻法原位合成钙钛矿量子点阵列构建的荧光防伪-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固相光刻法原位合成钙钛矿量子点阵列构建的荧光防伪-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氟戊二酸铯、油酸铅、六溴环十二烷、n, n-二甲基甲酰胺、聚甲基丙烯酸甲的用量比为0.06 mmol:0.06 mmol:0.1 mmol:2 ml:0.5 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固相光刻法原位合成钙钛矿量子点阵列构建的荧光防伪-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加热的温度为55~6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飞明蔡志雄蔡顺有张鹏李婉婷
申请(专利权)人:闽南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