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膜结构用的上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73910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20 13:0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压膜结构用的上下结构,属于压膜技术领域,包括基台和转动台;所述基台上安装有移模结构;所述移模结构包括支撑组件和压膜组件,支撑组件安装在基台上,压膜组件安装在支撑组件的上侧,且压膜组件位于第一工位;压膜组件的输出端安装有浮动上模;转动台的边缘开设有多组安装槽,多组安装槽在转动台上呈圆周阵列等间距均匀分布,放置台与安装槽插接;所述放置台的上侧开设有用于容纳工件的容纳槽。通过上述方式,支撑组件调整压膜组件距离转动台的高度,使装置得以适用于多种工件;转动台通过放置台带动工件移动,压膜组件将膜完全压覆在工件上;从而实现连续对工件进行压膜,提升压膜效率,同时提升装置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压膜,具体涉及一种压膜结构用的上下结构


技术介绍

1、产品生产后,为避免产品落灰产生污损,会在产品表面贴附一层薄膜;为保障薄膜贴附完全,当前厂商大多采用压膜装置将薄膜压紧在工件上;而压膜装置对应的结构主要包括用于固定工件的下模结构和用于下压的上模结构。

2、如中国专利cn108971941b就公开了一种工业表的膜盖压装结构,该结构包括适应工件形状的下模,以及固定安装在气缸上的上模结构;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气缸带动上模下移,将薄膜压紧在工件上。

3、但是,该结构较难进行连续压膜,压膜效率较低;且在压膜过程中,上模与薄膜刚性接触,如力度过小,薄膜与工件贴合不紧密,如力度过大可能会对工件造成刚性冲击,从而造成工件破损。

4、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压膜结构用的上下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压膜结构用的上下结构。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3、一种压膜结构用的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膜结构用的上下结构,包括基台(1)和转动台(3),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膜结构用的上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21)包括限位组件和调节组件,限位组件安装在基台(1)上,调节组件安装在限位组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膜结构用的上下结构,其特征在于,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柱(211)和支撑板(212),限位柱(211)固定安装在基台(1)的上侧,限位柱(21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212);所述限位柱(211)设置有两个,两个限位柱(211)在支撑板(212)的两侧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膜结构用的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膜结构用的上下结构,包括基台(1)和转动台(3),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膜结构用的上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21)包括限位组件和调节组件,限位组件安装在基台(1)上,调节组件安装在限位组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膜结构用的上下结构,其特征在于,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柱(211)和支撑板(212),限位柱(211)固定安装在基台(1)的上侧,限位柱(21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212);所述限位柱(211)设置有两个,两个限位柱(211)在支撑板(212)的两侧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膜结构用的上下结构,其特征在于,调节组件包括螺纹杆(213)、转轮(214)和移动台(215),螺纹杆(213)通过轴承与支撑板(212)转动连接,螺纹杆(21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转轮(214),螺纹杆(213)的下侧通过螺纹套与移动台(215)的中部螺纹连接;移动台(215)的两侧与限位柱(211)限位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膜结构用的上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膜组件(22)包括气缸(221)、限位杆(2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仪勇红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和能五金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