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设备的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73600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20 12:59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电子设备的附件,电子设备的附件包括功能模组和接口结构,接口结构与功能模组连接,接口结构用于与电子设备的接口连接,功能模组能够通过接口结构与电子设备之间进行电能和/或信号传输,以使得功能模组执行预定功能。通过设置接口结构使得电子设备的附件能够与电子设备连接,并使得附件的功能模组能够与电子设备之间进行电能以及信号的传输,以通过功能模组执行电子设备固有功能以外的预定功能,实现对电子设备功能的扩展,提升了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设备的附件


技术介绍

1、近年来,随着电子设备开发及制备技术的快速发展,具有多种功能的电子设备已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电子设备通常设置有接口,用于与电源或其他电子设备连接,以实现电子设备的部分固有功能。

2、然而,电子设备在制备完成出厂后,受其自身结构限制使得电子设备可实现的功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难以通过电子设备自身进行对设备功能的扩展和升级,用户体验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的附件。

2、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的附件,电子设备的附件包括:

3、功能模组;

4、接口结构,所述接口结构与所述功能模组连接,所述接口结构用于与电子设备的接口连接,所述功能模组能够通过所述接口结构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进行电能和/或信号传输,以使得所述功能模组执行预定功能。

5、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功能模组包括充电模块,所述充电模块用于接收电能并将接收的电能通过所述接口结构向所述电子设备传输,以及,所述充电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电子设备经所述接口结构传输的电能并对外充电。

6、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充电模块包括无线充放电线圈。

7、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功能模组包括用电模块,所述接口结构用于接收所述电子设备传输的电能并向所述用电模块供电。

8、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口结构包括公头接口和母头接口,所述公头接口用于与所述电子设备的接口连接,所述母头接口用于与转接器件连接。

9、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的附件还包括控制模块以及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的开关组件,所述开关组件用于控制所述功能模组与所述公头接口之间的通断、以及所述功能模组与所述母头接口之间的通断。

10、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开关组件包括:

11、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功能模组电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端与所述公头接口的第一端子电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端子用于进行电能传输;

12、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功能模组电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端与所述母头接口的第二端子电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二端子用于进行电能传输。

13、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的附件还包括多条用于向所述控制模块供电的供电支路,各所述供电支路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两者中的至少一者连接,各所述供电支路的另一端均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的电压选择一所述供电支路对所述控制模块供电。

14、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多条所述供电支路包括第一供电支路、第二供电支路和第三供电支路,各所述供电支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均连接,其中,所述第二供电支路上设置有第一电压转换器,所述第三供电支路上设置有第二电压转换器,所述第一电压转换器用于降压,所述第二电压转换器用于升压。

15、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供电支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端子连接,所述第一供电支路的另一端通过第一单向器件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一供电支路上设置有第三晶体管,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16、所述第二供电支路的一端通过第二单向器件与所述第一端子连接,并通过第三单向器件与所述第二端子连接,所述第二供电支路的另一端通过第四单向器件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17、所述第三供电支路的一端与第三电压转换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供电支路的另一端通过第五单向器件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三电压转换器的输入端通过第四晶体管与所述第二端子连接,所述第三电压转换器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功能模组的用电模块连接,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之间通过第五晶体管连接,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控制端以及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控制端均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18、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公头接口包括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的第三端子,所述第三端子用于进行信号传输,所述控制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三端子检测到所述公头接口接入所述电子设备时,控制所述开关组件将所述功能模组与所述公头接口导通;

19、所述母头接口包括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的第四端子,所述第四端子用于进行信号传输,所述控制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四端子检测到所述母头接口接入所述转接器件时,控制所述开关组件将所述功能模组与所述母头接口导通。

20、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的附件还包括用于容置电子设备的保护壳,所述保护壳的内壁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功能模组嵌设于所述安装槽中。

21、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接口结构使得电子设备的附件能够与电子设备连接,并使得附件的功能模组能够与电子设备之间进行电能以及信号的传输,以通过功能模组执行电子设备固有功能以外的预定功能,实现对电子设备功能的扩展,提升了用户体验。

22、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设备的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的附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的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模组包括充电模块,所述充电模块用于接收电能并将接收的电能通过所述接口结构向所述电子设备传输,以及,所述充电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电子设备经所述接口结构传输的电能并对外充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的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模块包括无线充放电线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的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模组包括用电模块,所述接口结构用于接收所述电子设备传输的电能并向所述用电模块供电。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的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结构包括公头接口和母头接口,所述公头接口用于与所述电子设备的接口连接,所述母头接口用于与转接器件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的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的附件还包括控制模块以及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的开关组件,所述开关组件用于控制所述功能模组与所述公头接口之间的通断、以及所述功能模组与所述母头接口之间的通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的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组件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的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的附件还包括多条用于向所述控制模块供电的供电支路,各所述供电支路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两者中的至少一者连接,各所述供电支路的另一端均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的电压选择一所述供电支路对所述控制模块供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的附件,其特征在于,多条所述供电支路包括第一供电支路、第二供电支路和第三供电支路,各所述供电支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均连接,其中,所述第二供电支路上设置有第一电压转换器,所述第三供电支路上设置有第二电压转换器,所述第一电压转换器用于降压,所述第二电压转换器用于升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的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供电支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端子连接,所述第一供电支路的另一端通过第一单向器件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一供电支路上设置有第三晶体管,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的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头接口包括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的第三端子,所述第三端子用于进行信号传输,所述控制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三端子检测到所述公头接口接入所述电子设备时,控制所述开关组件将所述功能模组与所述公头接口导通;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的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的附件还包括用于容置电子设备的保护壳,所述保护壳的内壁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功能模组嵌设于所述安装槽中。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设备的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的附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的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模组包括充电模块,所述充电模块用于接收电能并将接收的电能通过所述接口结构向所述电子设备传输,以及,所述充电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电子设备经所述接口结构传输的电能并对外充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的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模块包括无线充放电线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的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模组包括用电模块,所述接口结构用于接收所述电子设备传输的电能并向所述用电模块供电。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的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结构包括公头接口和母头接口,所述公头接口用于与所述电子设备的接口连接,所述母头接口用于与转接器件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的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的附件还包括控制模块以及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的开关组件,所述开关组件用于控制所述功能模组与所述公头接口之间的通断、以及所述功能模组与所述母头接口之间的通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的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组件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的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的附件还包括多条用于向所述控制模块供电的供电支路,各所述供电支路的一端均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凯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