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无人机发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筒射无人机可变径发射结构。
技术介绍
1、无人机筒射技术基于发射筒进行发射,其便于隐藏携带,兼具无人机防护功能,发射成本低操作便捷,是一种十分常用的无人机发射方案,使用过程中,无人机需要根据其自身外尺寸匹配内径合适的发射筒进行使用,在以筒射作为主要发射模式的情况下,需要尽可能使多个无人机能够共用同一个发射筒,以尽可能地减少发射筒的需求数量,但在不同任务类型中,出于对隐蔽性以及载重量等性能要求的不同,无人机不可避免的具有不同外尺寸,而外尺寸相差较大的无人机一般无法使用相同的发射筒来进行发射,这导致在部分任务过程中,会因为少量无人机需要额外携带发射筒的情况,影响了任务效率以及实施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提供不同尺寸的无人机采用同一个发射筒进行发射的可变径发射结构,减少不同尺寸类型的无人机对于发射筒的需求量。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筒射无人机可变径发射结构,包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筒射无人机可变径发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筒式机体(1)、内折式旋翼组件(2)、可调定位组件(3)、可换发射座(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射无人机可变径发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3a)的底部设有弹簧安装孔,弹簧安装孔的前缘向内侧延伸形成限位台(3k),弹簧安装孔的后侧内壁设有内螺纹,弹簧安装孔后侧安装有弹簧定位盒(5b),弹簧定位盒(5b)为筒状结构,其外壁设有与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弹簧盖板(35)呈帽状结构,且帽身部分穿过限位台(3k)中间开口,帽檐部分抵住限位台(3k)后侧内壁;弹簧定位盒(5b)内腔、弹簧安装孔内壁以及弹簧盖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筒射无人机可变径发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筒式机体(1)、内折式旋翼组件(2)、可调定位组件(3)、可换发射座(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射无人机可变径发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3a)的底部设有弹簧安装孔,弹簧安装孔的前缘向内侧延伸形成限位台(3k),弹簧安装孔的后侧内壁设有内螺纹,弹簧安装孔后侧安装有弹簧定位盒(5b),弹簧定位盒(5b)为筒状结构,其外壁设有与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弹簧盖板(35)呈帽状结构,且帽身部分穿过限位台(3k)中间开口,帽檐部分抵住限位台(3k)后侧内壁;弹簧定位盒(5b)内腔、弹簧安装孔内壁以及弹簧盖板(35)后侧内壁围成弹簧安装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射无人机可变径发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压杆(31)的前端设置有滚轮(5a),l形压杆(31)的中部内侧设有连接台(3j),连接台(3j)上安装有v形弹性件(33),v形弹性件(33)的中部固定在连接台(3j)上,两臂向筒式机体(1)一侧延伸并抵住筒式机体(1)外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昆,赵建华,周磊,聂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