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鼻咽部止血工具,尤其涉及一种鼻咽部自适应压迫止血装置。
技术介绍
1、根据鼻腔出血的位置,可以分为前鼻腔出血和后鼻腔出血。其中,鼻咽部出血属于后鼻腔出血的一种,鼻咽向前经后鼻孔通鼻腔,后面平对第1-2颈椎,向下经鼻咽峡续口咽,可分为前壁、后壁、顶壁、左壁、右壁和底壁,其中顶壁与后壁移行,两壁之间无明显界限,常合称为顶后壁。鼻咽部出血的原因有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鼻咽部炎症,如干燥性鼻炎、萎缩性鼻炎等,导致鼻咽部黏膜干燥、糜烂,引起出血。此外,鼻咽部肿瘤也是引起出血的原因之一,如鼻咽癌等。其他原因包括鼻咽部外伤、鼻咽部手术等也可能导致鼻咽部出血。
2、鼻腔出血时的常用的止血方式有局部压迫止血、电凝止血、血管栓塞止血和后鼻孔填塞止血等。
3、临床工作中,鼻咽部止血的困难难度在于其位置较深,且周围结构复杂,导致难以准确找到出血点。此外,当术后的鼻咽部出血较为凶猛时,短时间内便可导致失血性休克,需要及时进行止血处理。在处理鼻咽部出血时,常用的止血方式包括局部压迫止血、后鼻孔填塞止血和电凝止血等。
4、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鼻咽部自适应压迫止血装置,包括连接有外置显示器的电子内窥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本体(1)和止血部(7),所述止血部(7)包括角度调节机构(9)和位于止血部(7)末端的气囊(8),所述本体(1)包括连接件(2)、操作通路(4)、握持部(3)、控制器(5),所述连接件(2)位于所述本体(1)的末端,所述止血部(7)通过连接件(2)可拆卸固定于所述本体(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鼻咽部自适应压迫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入口包括内窥镜孔(41)、电凝止血孔(42)和注水口(43);所述内窥镜孔(41)连通至止血部(7)气囊(8)内部的观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鼻咽部自适应压迫止血装置,包括连接有外置显示器的电子内窥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本体(1)和止血部(7),所述止血部(7)包括角度调节机构(9)和位于止血部(7)末端的气囊(8),所述本体(1)包括连接件(2)、操作通路(4)、握持部(3)、控制器(5),所述连接件(2)位于所述本体(1)的末端,所述止血部(7)通过连接件(2)可拆卸固定于所述本体(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鼻咽部自适应压迫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入口包括内窥镜孔(41)、电凝止血孔(42)和注水口(43);所述内窥镜孔(41)连通至止血部(7)气囊(8)内部的观察腔(82)处;所述电凝止血孔(42)和注水口(43)均连通至止血部(7)的气囊(8)通孔(83)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鼻咽部自适应压迫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机构(9)包括电动线卷(91)和牵引线(92),所述电动线卷(91)位于所述止血部(7)顶端,所述观察腔(82)末端腔壁周围均匀设有至少三个调节点,各调节点处均与一牵引线(9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牵引线(9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电动线卷(91)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永瑞,黄仁华,周珺珺,唐剑敏,周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