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榨菜二次发酵工艺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榨菜二次发酵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70291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18 2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榨菜腌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榨菜二次发酵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芥菜一次发酵:将芥菜和食盐分层铺放,密封并压实,腌制后,得到一次发酵芥菜备用;S2、乳酸菌提取:取芥菜一次发酵时产生的酸菜汁,接种到培养基中,选出纯化的菌株;S3、乳酸菌筛选:将纯化的菌株接种培养,挑选出生长旺且产酸能力强的菌株,再接种到芥菜样品上,进行二次发酵试验,选出感官评价高的芥菜所用的菌株;S4、芥菜二次发酵:按将感官评价高的菌株接种到一次发酵芥菜上,并加入糖水溶液,密封后,在常温下进行二次发酵,得到榨菜。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榨菜具有菜色明亮、金黄,脆嫩度好,香气浓郁,风味纯正,酸甜可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榨菜腌制,具体是一种榨菜二次发酵工艺


技术介绍

1、榨菜有特殊酸味和咸鲜味,脆嫩爽口,可以用于佐餐、炒菜和做汤,能促进消化、增进食欲;深受人们的喜爱;其中,芥菜因气味辛烈而得名,芥菜含有硫代葡萄糖苷,经水解后产生挥发性的异硫氰酸化合物、硫氰酸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具有特殊的风味和辛辣味。芥菜具有改善便秘、提神醒脑等功效,然而芥菜通常需要经过腌制发酵后,才能走进千家万户的饭桌。

2、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鲜香芥菜的腌制工艺(公告号cn104996944a),该专利技术将新鲜芥菜洗净,经暴晒、初腌脱除水分和麻辣味素;将脱水后的芥菜进行倒缸,重新按芥菜与盐的质量比为100:20层层码放;然后倒入调料水和酱油腌制;经腌制后的芥菜进行倒缸,将水倒掉,将缸底的盐加凉开水化开,将芥菜摆入缸中,用凉开水加满缸,腌制60天;腌制过程中每天白天打开缸盖置于阳光下暴晒;夜晚封好缸盖;之后进行第三次倒缸,以后每10天倒缸一次,共倒缸10-14次,获得鲜香味俱全的芥菜,但是其气味和滋味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榨菜二次发酵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榨菜二次发酵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4、s1、芥菜一次发酵:选用新鲜的芥菜,按照一层芥菜一层食盐的方式铺在发酵池中,密封并压实,腌制45~60天后,漂洗脱盐并挤压脱水,得到一次发酵芥菜备用;

5、s2、乳酸菌提取:取芥菜一次发酵时产生的酸菜汁,按照1:10的体积比接种到mrs液体培养基中,充分混匀并在37℃下培养36~48h,离心分离后,取悬浮菌体;将悬浮菌体稀释100倍后,再按照1:10的体积比接种到caco3-mrs培养基中,充分混匀并在37℃下培养36~48h,选取菌落群较大的菌落在mrs固体培养基上划线分离,直到培养出菌落形态大小一致的菌落,即得到纯化的菌株;

6、s3、乳酸菌筛选:将纯化的菌株稀释100倍后,再按照1:10的体积比接种到mrs液体培养基中,充分混匀并在37℃下培养36~48h,挑选出生长旺且产酸能力强的菌株,并测出菌株生长的最佳ph值;再从一次发酵芥菜中取芥菜样品,按照2%~3%的质量比将生长旺且产酸能力强的菌株分别接种到芥菜样品上,密封后,发酵5~7d,得到二次发酵后的芥菜样品,并对其进行感官评价,选用感官评价高的芥菜所用的菌株;

7、s4、芥菜二次发酵:按照(1~3):100的质量比将蔗糖溶于水中,得到糖水溶液,按照(1~1.5):1的体积比将糖水溶液加入到一次发酵芥菜中,并调节溶液至s2步骤中确定的最佳ph值;接着,按照2%~3%的质量比将感官评价高的菌株接种到s1步骤中得到的一次发酵芥菜上,密封后,在常温下进行二次发酵,得到榨菜。

8、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在所述s1步骤中,食盐用量占芥菜的质量比为12%~14%;漂洗脱盐并挤压脱水后的芥菜中的含盐量控制在7%~8%,含水量控制在70%~75%。

9、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在所述s2步骤中,mrs液体培养基的组分按照质量份如下:8~12份牛肉膏、8~12份蛋白胨、4~6份酵母膏、18~24份葡萄糖、4~6份乙酸钠、1~2份柠檬酸氢二铵、1~2份磷酸氢二钾、0.2~0.3份硫酸镁、0.04~0.06份硫酸锰、1~2份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聚氧乙烯醚以及800~1000份蒸馏水;mrs液体培养基ph控制在6.2~6.6之间,并在121℃高压灭菌20~25min。

10、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在所述s2步骤中,mrs固体培养基为在mrs液体培养基中加入18~24份琼脂。

11、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在所述s2步骤中,mrs-caco3培养基为mrs固体培养基中加入18~24份碳酸钙。

12、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在所述s3步骤中,纯化菌株在mrs液体培养基中培养时,每隔4h取样测定发酵液的ph值,并确定生长旺且产酸能力强的菌株出现时发酵液的ph值,得到发酵液的最佳ph值。

13、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在所述s4步骤中,在二次发酵,每天测定总酸量和ph值,当ph值在3.2~3.8之间,总酸量在8~12mg/g之间,停止发酵。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15、本专利技术通过将芥菜和食盐分成铺放、发酵,得到一次发酵芥菜;再从芥菜一次发酵时产生的酸菜汁提取出纯化的乳酸菌菌株;接着,选出生长旺且产酸能力强的菌株,对一次发酵芥菜进行二次发酵试验,选用感官评价高的芥菜所用的菌株;再将感官评价高的菌株接种到一次发酵芥菜上,并加入糖水溶液,进行二次发酵,得到榨菜;该工艺制备的榨菜具有菜色明亮、金黄,脆嫩度好,香气浓郁,风味纯正,酸甜可口。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榨菜二次发酵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榨菜二次发酵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1步骤中,食盐用量占芥菜的质量比为12%~14%;漂洗脱盐并挤压脱水后的芥菜中的含盐量控制在7%~8%,含水量控制在70%~7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榨菜二次发酵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2步骤中,MRS液体培养基的组分按照质量份如下:8~12份牛肉膏、8~12份蛋白胨、4~6份酵母膏、18~24份葡萄糖、4~6份乙酸钠、1~2份柠檬酸氢二铵、1~2份磷酸氢二钾、0.2~0.3份硫酸镁、0.04~0.06份硫酸锰、1~2份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聚氧乙烯醚以及800~1000份蒸馏水;MRS液体培养基pH控制在6.2~6.6之间,并在121℃高压灭菌20~25min。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榨菜二次发酵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2步骤中,MRS固体培养基为在MRS液体培养基中加入18~24份琼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榨菜二次发酵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2步骤中,MRS-CaCO3培养基为MRS固体培养基中加入18~24份碳酸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榨菜二次发酵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3步骤中,纯化菌株在MRS液体培养基中培养时,每隔4h取样测定发酵液的pH值,并确定生长旺且产酸能力强的菌株出现时发酵液的pH值,得到发酵液的最佳pH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榨菜二次发酵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4步骤中,在二次发酵,每天测定总酸量和pH值,当pH值在3.2~3.8之间,总酸量在8~12mg/g之间,停止发酵。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榨菜二次发酵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榨菜二次发酵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1步骤中,食盐用量占芥菜的质量比为12%~14%;漂洗脱盐并挤压脱水后的芥菜中的含盐量控制在7%~8%,含水量控制在70%~7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榨菜二次发酵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2步骤中,mrs液体培养基的组分按照质量份如下:8~12份牛肉膏、8~12份蛋白胨、4~6份酵母膏、18~24份葡萄糖、4~6份乙酸钠、1~2份柠檬酸氢二铵、1~2份磷酸氢二钾、0.2~0.3份硫酸镁、0.04~0.06份硫酸锰、1~2份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聚氧乙烯醚以及800~1000份蒸馏水;mrs液体培养基ph控制在6.2~6.6之间,并在121℃高压灭菌20~25min。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福明钱红见王奕雯
申请(专利权)人:余姚市乡下妹菜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