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檩条光伏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70090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18 21:1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无檩条光伏支撑结构,由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光伏组件、点式支撑组件和支撑平台构成;光伏组件为一由多个光伏板边框及分别装配在各光伏板边框内的若干块光伏板构成的矩形整体结构;点式支撑组件由多个设置在位于光伏组件顶角位置的光伏板边框顶角处的单支点支撑、多个设置在位于光伏组件顶角位置的光伏板边框顶角处的双支点支撑、以及至少一个设置在光伏组件中部、且位于相邻的四个光伏板边框下方的四支点支撑构成;光伏组件通过点式支撑组件可拆卸固定在支撑平台顶面上的各连接节点处;该无檩条光伏支撑结构快速、便捷完成拼装组合,施工成本低,且所有构件均可预制后直接运输到海面现场装配,大幅缩短工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面、湖泊、近海、远海水上光伏,特别涉及一种无檩条光伏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1、光伏发电需要较多零散组件进行拼装,而水上作业无法大面积展开工作面进行施工,每个工作面均需船舶进行配合。现有的光伏支撑结构多采用由檩条形成的支承架,该支承架结构较为复杂,且施工现场需要施工人员将整批运输的单根檩条拼装形成与光伏板组件尺寸相适应的架体、而后再安装光伏板组件,且由于檩条拼装施工在水上进行,其拼装过程需要有相应地作业船舶辅助施工,不仅作业效率低,且作业船舶的使用增加施工成本;因此,为了减少作业船舶、提供施工效率,设计了无檩条光伏支撑体系,可以现场快速拼装,节省船舶、降低造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无檩条光伏支撑结构。

2、为此,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无檩条光伏支撑结构,由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光伏组件、点式支撑组件和支撑平台构成;其中,光伏组件为一由多个光伏板边框及分别装配在各光伏板边框内的若干块光伏板构成的矩形整体结构;点式支撑组件由多个单支点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檩条光伏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由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光伏组件(1)、点式支撑组件(2)和支撑平台(3)构成;其中,光伏组件(1)为一由多个光伏板边框(5)及分别装配在各光伏板边框(5)内的若干块光伏板(4)构成的矩形整体结构;点式支撑组件(2)由多个单支点支撑(7)、多个双支点支撑(6)和至少一个四支点支撑(8)构成;单支点支撑(7)设置在位于光伏组件(1)顶角位置的光伏板边框(5)顶角处,其由支撑平台连接件和第一光伏组件连接件构成;支撑平台连接件包括第一固定杆及其顶端的限位帽;第一光伏组件连接件包括单套杆(7a)和第二固定杆,第二固定杆顶侧自上而下间隔套设并固定有上固定板和下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檩条光伏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由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光伏组件(1)、点式支撑组件(2)和支撑平台(3)构成;其中,光伏组件(1)为一由多个光伏板边框(5)及分别装配在各光伏板边框(5)内的若干块光伏板(4)构成的矩形整体结构;点式支撑组件(2)由多个单支点支撑(7)、多个双支点支撑(6)和至少一个四支点支撑(8)构成;单支点支撑(7)设置在位于光伏组件(1)顶角位置的光伏板边框(5)顶角处,其由支撑平台连接件和第一光伏组件连接件构成;支撑平台连接件包括第一固定杆及其顶端的限位帽;第一光伏组件连接件包括单套杆(7a)和第二固定杆,第二固定杆顶侧自上而下间隔套设并固定有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其底侧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单套杆(7a)为两端设有套筒的杆体,使其两端通过套筒分别套设在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上;双支点支撑(6)设置在光伏组件(1)边沿上的相邻两个光伏板边框(5)的顶角处,其由支撑平台连接件和第二光伏组件连接件构成;支撑平台连接件包括第一固定杆及其顶端的限位帽;第二光伏组件连接件包括双套杆(6a)和两根第二固定杆,每根第二固定杆顶侧自上而下间隔套设并固定有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其底侧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双套杆(6a)为v形杆体,其开口侧的两端端部设有分别套设在两根第二固定杆上的套筒,其封闭侧端部设有套设在第一固定杆上的套筒;四支点支撑(8)设置在光伏组件(1)中部且位于相邻四个光伏板边框(5)的顶角处,其由支撑平台连接件和第三光伏组件连接件构成;支撑平台连接件包括第一固定杆及其顶端的限位帽;第三光伏组件连接件包括四套杆(8a)和四根第二固定杆,每根第二固定杆顶侧自上而下间隔套设并固定有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其底侧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四套杆(8a)为十字形杆体,其四个端部设有分别套设在四根第二固定杆上的套筒,其中心处设有套设在第一固定杆上的套筒;各支撑平台连接件的第一固定杆连接在支撑平台(3)上,各光伏组件连接件的第二固定杆连接在光伏板边框(5)底面上,使光伏组件(1)通过点式支撑组件(2)可拆卸固定在支撑平台(3)顶面上的各连接节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强张锡治李旭彬何福渤董国华王辉吴泽钰张得强杨苏春郝家树张芃芃邸尧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港航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