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板安装机器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伏板全自动安装机器人及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0、
技术介绍
:
1、目前,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增加,光伏发电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装机量正在快速增长,为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据预测,到2030年全球光伏装机容量将达到4500gw。随着光伏电站的大规模建设,对光伏板安装速度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为高效的光伏板安机器人的市场应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然而,光伏电站常建在沙漠、戈壁、山地等自然环境艰苦的地区,人工安装光伏板存在一定的危险性,而且效率也相对较低,自动化的光伏板安装机器人可以提高安装效率,减少人工高空作业的风险,减少组件损坏和隐裂的风险,提供更高的安装精度和一致性。因此目前主要采用光伏板安装机器人,但是现有光伏板安装机器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如下诸多问题,比如:
2、(1)现有光伏板安装机器人无法实现光伏板安装过程的全自动化,将光伏板放置安装位置后还需人工参与固定光伏板,在高处的光伏板固定将增加人工的高空作业,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同时增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板全自动安装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光伏板全自动安装机器人包括转移装置(1)、执行装置(2)、吸附装置Ⅰ(3)、吸附装置Ⅱ(4)、载人装置(5)、发电装置(6)、连接装置(7)和行走装置(8),储存圆台(901);所述连接装置(7)上侧安装有执行装置(2)、载人装置(5)和发电装置(6),行走装置(8)四个安装在连接装置(7)左右两侧,执行装置(2)两端分别连接吸附装置Ⅰ(3)和吸附装置Ⅱ(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板全自动安装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103)上设有固定块Ⅰ(103-1)、连接孔(103-2)、固定杆(103-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板全自动安装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光伏板全自动安装机器人包括转移装置(1)、执行装置(2)、吸附装置ⅰ(3)、吸附装置ⅱ(4)、载人装置(5)、发电装置(6)、连接装置(7)和行走装置(8),储存圆台(901);所述连接装置(7)上侧安装有执行装置(2)、载人装置(5)和发电装置(6),行走装置(8)四个安装在连接装置(7)左右两侧,执行装置(2)两端分别连接吸附装置ⅰ(3)和吸附装置ⅱ(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板全自动安装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103)上设有固定块ⅰ(103-1)、连接孔(103-2)、固定杆(103-3)、固定块ⅱ(103-4);所述中心架(106)上设有通孔(106-1)、安装孔ⅰ(106-2)、安装孔ⅱ(106-3);所述气缸ⅲ(107)包括活塞(107-1)、大螺母(107-2)、活塞杆(107-3)、小螺母(107-4);所述气缸ⅰ(101)安装在固定块ⅱ(103-4)处,固定于外框(103)外侧,且左右两侧对称分布;所述气缸ⅱ(104)竖直安装在固定块ⅰ(103-1)处,并通过连接孔(103-2),气缸ⅱ(104)竖直方向上的运动带动气缸ⅰ(101)运动,实现外框(103)的上下左右运动;所述固定杆(103-3)通过通孔(106-1)将中心架(106)固定在外框(103)上;所述气缸ⅲ(107)的一端活塞杆(107-3)通过安装孔ⅰ(106-2)固定在中心架(106)内部,另一端活塞(107-1)通过连接板(102)上的通孔固定在连接板(102)上,实现光伏板储存区域面积的自动调节;所述叉架(108)三个通过安装孔ⅱ(106-3)对称分布在中心架(106)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板全自动安装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箱体(201)包括箱体底座(201-1)、小电箱(201-2)、底盘电机(201-3)、封油环(201-4)、法兰盖(201-5)、底盘旋转蜗轮箱(201-6);所述底盘旋转涡轮箱(201-6)内含旋转涡轮轴,下端连接箱体底座(201-1)上端,后侧连接小电箱(201-2)和底盘电机(201-3),实现底盘旋转涡轮箱(201-6)内旋转涡轮轴的旋转;所述法兰盖(201-5)上端凹槽内安装有封油环(201-4),下端连接底盘旋转涡轮箱(201-6)上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板全自动安装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手臂(202)包括驱动臂座ⅰ(202-1)、减速机(202-2)、大手臂外壳(202-3)、连杆(202-4)、小手臂座(202-5)、传动轴板(202-6)、连接架(202-7)、驱动臂座ⅱ(202-8);所述法兰盖(201-5)上侧连接驱动臂座ⅱ(202-8)下端,底盘旋转涡轮箱(201-6)内旋转涡轮轴的旋转,带动驱动臂座ⅱ(202-8)旋转;所述驱动臂座ⅰ(202-1)下端连接驱动臂座ⅱ(202-8)上端,驱动臂座ⅱ(202-8)旋转带动驱动臂座ⅰ(202-1)旋转;所述大手臂外壳(202-3)下端外侧连接减速机(202-2),并通过大手臂外壳(202-3)和减速机(202-2)接触处的螺纹孔将减速机(202-2)固定在大手臂外壳(202-3)上,减速机(202-2)转动带动大手臂外壳(202-3)转动;所述连接架(202-7)通过驱动臂座ⅰ(202-1)上端的通孔连接大手臂外壳(202-3)和连接减速机(202-2),并通过驱动臂座ⅰ(202-1)和大手臂外壳(202-3)接触处的螺纹孔将大手臂外壳(202-3)固定在驱动臂座ⅰ(202-1)上;所述传动轴板(202-6)下端连接大手臂外壳(202-3)下端内侧,上端连接连杆(202-4)下端;所述小手臂座(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洋,吴琼,王国荣,胡腾,张志东,赵凤娇,王金忠,马礼,胡小平,孙鹏,朱舒帝,余洋,蒋晓慧,邵贤,张茂奇,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石油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