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沟防污染移动施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698984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18 21:13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缆沟防污染移动施工装置,属于电缆沟施工技术领域,包括电缆沟本体,所述电缆沟本体的上方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固定有两个第一支撑板,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有两个第二支撑板,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板相对的一侧之间放置有进料斗,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在浇筑混凝土的同时对混凝土进行抹平的抹平机构,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用于根据电缆沟的宽度调节移动位置的调节机构。该电缆沟防污染移动施工装置,通过滑轨的配合,可以便于让滑块进行滑动,从而带动连接架进行移动,通过连接架的移动,可以带动连接杆移动,从而调节抹平板的位置,以便控制混凝土抹平的厚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缆沟施工,具体为一种电缆沟防污染移动施工装置


技术介绍

1、电缆沟是用以敷设和更换电力或电讯电缆设施的地下管道,也是被敷设电缆设施的围护结构,有矩形、圆形、拱形等管道结构形式。

2、如中国技术专利公开号(cn205319616u)中公开了一种电缆沟防污染移动施工装置,该电缆沟防污染移动施工装置包括加料装置,加料装置的混凝土下料口位于电缆沟内且临近电缆沟沟底面布置,装置还包括架设在电缆沟上方的移动支架,加料装置由加料漏斗构成,加料漏斗坐落在移动支架上,移动支架包括用于支撑加料漏斗的底座以及位于底座下方的将底座沿电缆沟长度方向进行移动的滚动机构,该实用解决了电缆沟沟底面在施工找平过程中,由于电缆沟较深,混凝土在下料到沟底过程中会发生飞溅,从而直接导致施工好的内壁被二次污染,从而影响施工工艺质量的问题,但是该专利中只能够将混凝土注入到电缆沟内,而混凝土的找平工作需要额外进行,导致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增加,施工效率降低,影响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缆沟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沟防污染移动施工装置,包括电缆沟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沟本体(1)的上方设有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的上表面固定有两个第一支撑板(3),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3)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有两个第二支撑板(4),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板(4)相对的一侧之间放置有进料斗(5),所述安装板(2)上设置有在浇筑混凝土的同时对混凝土进行抹平的抹平机构(6),所述安装板(2)上设置有用于根据电缆沟的宽度调节移动位置的调节机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沟防污染移动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2)的数量为两个,且以第一支撑板(3)的中轴线前后对称分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沟防污染移动施工装置,包括电缆沟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沟本体(1)的上方设有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的上表面固定有两个第一支撑板(3),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3)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有两个第二支撑板(4),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板(4)相对的一侧之间放置有进料斗(5),所述安装板(2)上设置有在浇筑混凝土的同时对混凝土进行抹平的抹平机构(6),所述安装板(2)上设置有用于根据电缆沟的宽度调节移动位置的调节机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沟防污染移动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2)的数量为两个,且以第一支撑板(3)的中轴线前后对称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沟防污染移动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606)的数量为两个,且以连接架(603)的中轴线左右对称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沟防污染移动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组件包括连通管(611),所述连通管(611)的顶端与进料斗(5)的底端连通,所述连通管(611)的外侧开设有螺纹槽(612),所述螺纹槽(612)的外侧螺纹连接有螺纹块(613),所述螺纹块(613)的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飞屠名民杨亮亮候进鹏张宇马长源巴桑次仁晁曾雄谭婷婷刘小康角宏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