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粘度响应的近红外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43697688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18 2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对粘度响应的近红外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近年来,TICT(Twisted Intramolecular Charge Transfer)效应已被广泛用于设计和开发荧光探针。这种效应可通过限制或扩展共轭系统中电子转移的程度来调控荧光发射强度和光谱性质。基于TICT效应的近红外荧光探针在生物医学研究和药物开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粘度是许多化学和生物过程的重要参数,例如蛋白质折叠、酶活性以及细胞内分子运动。因此,基于TICT效应的近红外荧光探针技术为研究粘度响应提供了一种有力的工具。本发明专利技术以二氢异佛尔酮为荧光基团噻吩为共轭延长结构进行结构衍生,生物活性测试表明该类化合物可以通过监测细胞内粘度的变化在生物体内深层组织中实现较好的探测和成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学医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对粘度响应的近红外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技术介绍

1、细胞粘度是一个反映细胞内部环境物理性质的重要参数。它在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如蛋白质折叠、酶活性、细胞内分子运动以及细胞信号传导。细胞粘度的变化常常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相关,包括癌症、神经退行性疾病和代谢紊乱。因此,研究细胞粘度的变化对理解这些疾病的机制以及开发新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近红外荧光探针是一类在近红外光谱范围内发出荧光的化合物,因其在生物组织中具有较低的光散射和吸收特性,近年来在生物医学成像和分析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基于tict效应(扭曲分子内电荷转移效应)的近红外荧光探针在粘度响应方面表现出了巨大的潜力,能够敏感地反映细胞内微环境的粘度变化。因此,公开了一种对粘度响应的近红外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用于实时监测细胞内粘度的变化。本项目得到青海省应用基础研究项目的支持(2024-zj-701)。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上述现有技术研究的现状,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对粘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对粘度响应的近红外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本专利技术所述对粘度响应的近红外荧光探针,其结构如下述式(Ⅰ)所示。本专利技术所示荧光探针,可以可视化和量化不同细胞内的粘度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为下述中所示: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探针的新用途,其特征在于,用于可视化和量化不同细胞内的粘度变化。

【技术特征摘要】

1.本发明公开一种对粘度响应的近红外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本发明所述对粘度响应的近红外荧光探针,其结构如下述式(ⅰ)所示。本发明所示荧光探针,可以可视化和量化不同细胞内的粘度变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俊磊张保新吴疆林鹏程李笑
申请(专利权)人:青海民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