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折叠收纳的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69523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18 21:1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折叠收纳的机器人,通过巧妙设计的连杆和旋转驱动机构,实现了机器人在非工作状态下的可折叠收纳,大大降低了空间占用率,同时保证了机器人在工作状态下的稳定性和灵活性。此外,本申请的机器人还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折叠收纳的机器人


技术介绍

1、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机器人在工业、家庭、医疗等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它们不仅提升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还能够在一些危险或复杂的环境中代替人类进行作业。然而,传统的机器人在设计和使用上往往面临一个共性的问题:在非工作状态下,它们的体积和形态往往较为庞大,不利于收纳和携带,这不仅浪费了宝贵的空间资源,还增加了运输和存储的成本。

2、因此,如何设计一种能够在非工作状态下进行折叠收纳,降低空间占用率的机器人,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折叠收纳的机器人,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基座、立柱、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四连杆、第五连杆,所述立柱包括线性关节和第一旋转驱动机构;所述线性关节和第一旋转驱动机构一端固定连接,用于带动第一旋转驱动机构上下运动;所述第一连杆包括依次相互固定连接的第一结构体和第二旋转驱动机构;所述第三连杆包括依次相互固定连接的第三旋转驱动机构和第二结构体;所述第四连杆包括第三结构体以及固定连接设于所述第三结构体两侧的第四旋转驱动机构和第五旋转驱动机构;所述第一旋转驱动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结构体连接,所述第二旋转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二连杆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旋转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旋转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二结构体连接。

2、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3、本技术提供的便于折叠收纳的机器人,通过巧妙设计的连杆和旋转驱动机构,实现了机器人在非工作状态下的可折叠收纳,大大降低了空间占用率,同时保证了机器人在工作状态下的稳定性和灵活性。此外,本申请的机器人还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折叠收纳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基座、立柱、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四连杆、第五连杆,所述立柱包括线性关节和第一旋转驱动机构;所述线性关节和第一旋转驱动机构一端固定连接,用于带动第一旋转驱动机构上下运动;所述第一连杆包括依次相互固定连接的第一结构体和第二旋转驱动机构;所述第三连杆包括依次相互固定连接的第三旋转驱动机构和第二结构体;所述第四连杆包括第三结构体以及固定连接设于所述第三结构体两侧的第四旋转驱动机构和第五旋转驱动机构;所述第一旋转驱动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结构体连接,所述第二旋转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二连杆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旋转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旋转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二结构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折叠收纳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驱动机构、第二旋转驱动机构、第三旋转驱动机构、第四旋转驱动机构、第五旋转驱动机构都包括用于旋转驱动的输出法兰端和外壳连接端,所述输出法兰相对外壳具有一个转动自由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折叠收纳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驱动机构的输出法兰端与所述第一结构体连接,用于带动所述第一结构体的一起转动;所述第二旋转驱动机构的输出法兰端与所述第二连杆一端连接,用于带动所述第二连杆的一起转动;所述第三旋转驱动机构的输出法兰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连接,用于带动所述第二连杆的一起转动;所述第四旋转驱动机构的输出法兰端与所述第二结构体连接,用于带动所述第三结构体产生相对于所述第二结构体的旋转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折叠收纳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旋转驱动机构的输出法兰端与所述第五连杆连接,用于带动所述第五连杆的一起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折叠收纳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关节通过固定结构和所述第一旋转驱动机构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折叠收纳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固定安装于底面或工作平台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折叠收纳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基座、立柱、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四连杆、第五连杆,所述立柱包括线性关节和第一旋转驱动机构;所述线性关节和第一旋转驱动机构一端固定连接,用于带动第一旋转驱动机构上下运动;所述第一连杆包括依次相互固定连接的第一结构体和第二旋转驱动机构;所述第三连杆包括依次相互固定连接的第三旋转驱动机构和第二结构体;所述第四连杆包括第三结构体以及固定连接设于所述第三结构体两侧的第四旋转驱动机构和第五旋转驱动机构;所述第一旋转驱动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结构体连接,所述第二旋转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二连杆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旋转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旋转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二结构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折叠收纳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驱动机构、第二旋转驱动机构、第三旋转驱动机构、第四旋转驱动机构、第五旋转驱动机构都包括用于旋转驱动的输出法兰端和外壳连接端,所述输出法兰相对外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慧新高瑜刚孙恺曹宇男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艾利特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