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磺化反应余热处理,特别的涉及一种磺化反应余热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1、烷基苯磺酸是一种重要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制备烷基苯磺酸时需要将烷基苯和三氧化硫进行磺化反应以将烷基苯转化为烷基苯磺酸。磺化反应过程中,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磺化速率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当温度上升超过指定范围时,磺化反应就很容易引发过重的状况,也就是过磺化的现象,此时磺化反应中可能会产生一些副反应,导致产品质量下降和产率降低。为了能有有效利用磺化反应产生的热量,也防止温度过高导致过磺化的现象出现,常将这些热量进行回收。
2、公告号为cn218764780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磺化反应的余热回收装置,该装置通过设置的导热机构与传热机构互相进行热传导,能实现对反应釜的加热保温与散热降温,在散热降温时还能使水箱内的冷水慢慢变热,可用于后续清洗反应釜等反应装置,对反应产生的余热回收利用,更能有效节约能源。
3、虽然上述装置通过余热回收利用来降低磺化反应时的温度,以确保磺化反应始终处于指定范围内运行,由于上述专利中明确说明了“导热管的正视图为u型,俯视图为s型,这样的结构能使导热管与导热仓的底面与左右两侧面充分接触,有利于提高热传导的效率”,这仅能够增加导热管与反应釜部分的间接接触面积,反应釜的前后两侧以及顶部与导热管之间的距离依旧较远,这无疑会降低反应釜与导热管之间的热量传导效率,热交换率依旧较为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磺化反应余热回收装置,改
2、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磺化反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安装筒和热交换器,所述安装筒设置于热交换器的一侧;导热机构,所述导热机构固定连接且连通于热交换器的一端,所述导热机构的另一端贯穿安装筒并与热交换器固定连接且连通;所述导热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且连通于热交换器一端的输液泵,所述输液泵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且连通有导热组件,所述导热组件的另一端贯穿安装筒并与热交换器固定连接且连通。
3、优选的,所述导热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且连通于输液泵另一端的圆盘式储液盒,所述圆盘式储液盒的另一端贯穿至安装筒的内部并与安装筒的内底壁固定连接且连通,所述圆盘式储液盒的顶部固定连接且连通有螺旋状导液管,所述螺旋状导液管的顶部插接且连通有导热盖,所述导热盖的顶部固定连接且连通有与热交换器固定连接且连通的导热管,在反应釜发热的过程中,圆盘式储液盒、螺旋状导液管和导热盖分别与反应釜的底部、侧面和顶部贴合,无论反应釜的哪个部位发热,反应釜的散发出来的热量都会被相邻的圆盘式储液盒或螺旋状导液管或导热盖内部流动的导热介质带走,这不仅能够提高对反应釜的降温效果,以降低磺化反应过重的情况,同时这也能够提高对热量的有效吸收率,进而提高了后续热交换器的有效换热率。
4、优选的,所述螺旋状导液管与导热盖的连通处设置于导热盖的最低处,所述导热盖与导热管的连通处设置于导热盖的最高处,这能够使导热介质充满导热盖的内部后再流进导热管中,有效的延长了导热介质在导热盖内部的通过时间,以达到吸收更多热量的目的。
5、优选的,所述圆盘式储液盒的顶部和螺旋状导液管与导热盖的内侧均设置有导热垫,所述导热垫为石棉网材料构件,这能够使圆盘式储液盒、螺旋状导液管和导热盖受温更加均匀,以提高反应釜与导热介质间接接触的范围。
6、优选的,设置于圆盘式储液盒顶部和螺旋状导液管内侧的所述导热垫为一体成型设计,这能够增加处于圆盘式储液盒顶部和螺旋状导液管内侧导热垫整体强度,进而达到延长使用寿命的效果。
7、优选的,所述导热管为三元乙丙橡胶材料构件,所述导热管的表面套设有保温套,这不仅能够使工作人员移动导热盖更加轻松,同时也能够使导热管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降低了导热介质热量的逸散速率。
8、优选的,所述导热盖的外侧设置有保温垫,所述保温套和保温垫均为玻璃棉材料构件,这能够起到良好的保温隔热效果,不仅能够进一步的降低了导热介质热量的逸散速率,同时也能够降低周围工作人员被导热盖烫伤的概率。
9、优选的,所述螺旋状导液管的顶部固定连接且连通有密封管,所述导热盖的底部固定连接且连通有与密封管插接的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的阻隔方向为自上而下,当工作人员拆下导热盖后,单向阀能够阻止导热盖内部的导热介质外泄,降低了导热介质对外界环境的污染;当单向阀与密封管插接后,导热介质能够正常进入导热盖,以保障导热介质的正常流通。
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1、在磺化反应的过程中,反应釜发热时,圆盘式储液盒、螺旋状导液管和导热盖分别与反应釜的底部、侧面和顶部贴合,无论反应釜的哪个部位发热,反应釜的散发出来的热量都会被相邻的圆盘式储液盒或螺旋状导液管或导热盖内部流动的导热介质带走,这不仅能够提高对反应釜的降温效果,以降低磺化反应过重的情况,同时这也能够提高对热量的有效吸收率,进而提高了后续热交换器的有效换热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磺化反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磺化反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组件(32)包括固定连接且连通于输液泵(31)另一端的圆盘式储液盒(321),所述圆盘式储液盒(321)的另一端贯穿至安装筒(1)的内部并与安装筒(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且连通,所述圆盘式储液盒(321)的顶部固定连接且连通有螺旋状导液管(322),所述螺旋状导液管(322)的顶部插接且连通有导热盖(323),所述导热盖(323)的顶部固定连接且连通有与热交换器(2)固定连接且连通的导热管(3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磺化反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状导液管(322)与导热盖(323)的连通处设置于导热盖(323)的最低处,所述导热盖(323)与导热管(324)的连通处设置于导热盖(323)的最高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磺化反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盘式储液盒(321)的顶部和螺旋状导液管(322)与导热盖(323)的内侧均设置有导热垫(325),所述导热垫(325)为石棉网材料构件。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磺化反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管(324)为三元乙丙橡胶材料构件,所述导热管(324)的表面套设有保温套(32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磺化反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盖(323)的外侧设置有保温垫(327),所述保温套(326)和保温垫(327)均为玻璃棉材料构件。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磺化反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状导液管(322)的顶部固定连接且连通有密封管(328),所述导热盖(323)的底部固定连接且连通有与密封管(328)插接的单向阀(329),所述单向阀(329)的阻隔方向为自上而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磺化反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磺化反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组件(32)包括固定连接且连通于输液泵(31)另一端的圆盘式储液盒(321),所述圆盘式储液盒(321)的另一端贯穿至安装筒(1)的内部并与安装筒(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且连通,所述圆盘式储液盒(321)的顶部固定连接且连通有螺旋状导液管(322),所述螺旋状导液管(322)的顶部插接且连通有导热盖(323),所述导热盖(323)的顶部固定连接且连通有与热交换器(2)固定连接且连通的导热管(3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磺化反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状导液管(322)与导热盖(323)的连通处设置于导热盖(323)的最低处,所述导热盖(323)与导热管(324)的连通处设置于导热盖(323)的最高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磺化反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盘式储液盒(321)的顶部和螺旋状导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宝华,张义喜,冷全胜,王灿荣,闫亚楠,陈瑜,李竹山,张光明,秦艳明,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汇淼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