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支座,尤其涉及一种有限空间下顶推支座的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桥梁的上部结构与墩台之间布置有桥梁支座,其目的是为了传递上部结构的支承反力,包括恒载和活载引起的竖向力和水平力;同时保证结构在活载,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和徐变等因素作用下能自由变形,以使上、下部结构的实际受力情况符合结构的静力图式。
2、现有技术中,需要运输支座至钢梁和固定支墩底部使得钢梁和固定支墩进行固定时,通常在钢梁两侧安装四个滑轮,且滑轮内部安装有链条,使得四个链条一端与支座的四角进行固定,且四个链条另一端需要工作人员来拉住,且支座也需要工作人员来扶着,由于安装支座是在高空进行,且通过工作人员来运输支座,不能够很好的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使得危险性太高。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现有的桥梁支座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有限空间下顶推支座的安装方法。
2、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有限空间下顶推支座的安装方法,步骤一,在固定支墩顶部安装有支撑机构,且在固定支墩顶部支撑机构两侧均安装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限空间下顶推支座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限空间下顶推支座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支墩(1)顶部固定有定位墩(905),所述定位墩(905)四角开设有第三通孔(906);所述钢梁(2)底部开设有四个第一通孔(201),且所述钢梁(2)两侧固定有连接梁(3),且在连接梁(3)两侧开设有多个通槽(3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有限空间下顶推支座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梁(2)底部通过第一通孔(201)固定有支座调平板(402),且所述支座调平板(402)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限空间下顶推支座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限空间下顶推支座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支墩(1)顶部固定有定位墩(905),所述定位墩(905)四角开设有第三通孔(906);所述钢梁(2)底部开设有四个第一通孔(201),且所述钢梁(2)两侧固定有连接梁(3),且在连接梁(3)两侧开设有多个通槽(3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有限空间下顶推支座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梁(2)底部通过第一通孔(201)固定有支座调平板(402),且所述支座调平板(402)底部四角通过第一螺栓(403)固定连接有支座(4),且所述支座(4)底部四角通过定位柱(404)与定位墩(905)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限空间下顶推支座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4)顶部和底部四角均开设有第二通孔(4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限空间下顶推支座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机构(6)包括固定在固定支墩(1)顶部的第一安装板(601),所述第一安装板(601)顶部四角固定有第一液压缸(602),两个所述第一液压缸(602)顶部固定有安装块(603),且所述安装块(603)设为两个,两个安装块(603)之间轴承固定有多个转轴(606),且多个转轴(606)外壁活动连接有输送板(605),且在每个所述转轴(606)外壁固定有多个转动齿轮(607),且输送板(605)内壁安装有与转动齿轮(607)相适配的齿条(608),在所述安装块(603)外壁固定有第一电机(604),且所述第一电机(604)传动轴通过联轴器与两个安装块(603)一端的转轴(606)同轴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限空间下顶推支座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调机构(7)包括固定在固定支墩(1)顶部的轨道(701),所述轨道(701)内部开设有轨道槽(702),且轨道槽(702)贯穿轨道(701)顶部,在所述轨道(701)两端均卡上有限位槽(703),且限位槽(703)内部活动固定限位板(704),在每个所述轨道槽(702)内部滑动固定有两个转盘(705),且在转盘(705)顶部安装有机械臂(71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有限空间下顶推支座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705)底部四角转动固定有滚轮(706),所述转盘(705)顶部在轨道(701)顶部外壁固定有第一支撑板(707),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琳,张圣建,张金禄,武建立,刘江,汤剑辉,傅立军,袁书炜,董贵印,陈洋洋,谢松,王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