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泗众专利>正文

方便脱水拖把及方便脱水拖把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68909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便脱水拖把及方便脱水拖把组,包括一拖把杆、一支架和一拖布,所述拖把杆下端可装拆地连接于支架上端的中部,所述拖布与所述支架下端的两侧可装拆连接,并在支架的下方形成一弧状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拖布的弧状体与支架之间形成了一带有柔性部位(拖布部分)的环状套体,将上述环状套体套在任意一个一端固定、另一端游离的水平部件或钩状体上,而后拉直、转动拖把,即可将拖把中的水份完全挤干。(*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清洁工具,具体地说是指一种拖把及拖把组。
技术介绍
使用后的拖布在清洗过程中,需要不断地用手去挤干拖布中的水份,才能将拖布 彻底清洗干净,在这一过程中,手部难以避免会接触到污水,这对于喜爱清洁的人士来说 是难以忍受的,针对这一问题,现已有业者生产出多种方便拖把及与其配合使用的脱水装 置,如CN201157333Y中就公开了一种甩干拖把及拖把桶,该拖把包括中空的拖把杆,可对 折的拖把头,并包括一个连接拖把杆和拖把头的转接部件,所述的转接部件包括从上至下 依次由顶盖、外壳、底盖组成的中空壳体,在外壳的轴心处沿轴向设置一根表面为麻花纹 的轴杆,轴杆在靠近顶盖的一端设有可沿轴向上下滑动并带动轴杆以外壳的轴线为旋转 轴旋转的拖把杆连接块,在靠近底盖的一端设有可由轴杆带动的,以外壳的轴线为旋转轴 旋转的拖把头连接块,拖把杆和拖把杆连接块连接,拖把头和拖把头连接块连接。另外, CN201157333Y中还公开了一种配合上述拖把使用的拖把桶,它包括桶体,桶体底面上设有 支撑台,旋转盘通过压力轴承和支撑台连接,桶体的桶沿上设有拖把支架,所述的拖把支架 的顶面设有供拖把头对折后通过的拖把槽和四个用于支撑底盖的突出部。通过上述的结 构,把拖把通过拖把架直立地插在拖把桶上,而后使用将拖把杆向下压迫的方式带动拖把 头旋转来甩干水份,从而可以快速、方便地达到拖把头脱水的目的。但是,与其他现有的拖 布脱水方案相同,上述结构同样存在结构复杂、自身清洁困难和造价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便捷的方便脱水拖把,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 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脱水拖把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方便脱水拖把,包括一拖把杆、一支架和一拖布,所述拖把杆下端可装拆地连接于 支架上端的中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拖布与所述支架下端的两侧可装拆连接,并在支架的下 方形成一弧状体。在推荐的实施例中,所述拖布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架下端的两侧可装拆连接。在另一种推荐的实施例中,所述拖布为一环状体,所述支架下端形成一用以容纳 拖布的凹槽,所述拖布通过一插接件固定至上述凹槽中。另外,在本技术中,拖布的长度应大于支架的长度。方便脱水拖把组,包括方便脱水拖把和脱水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方便脱水拖把,包括一拖把杆、一支架和一拖布,所述拖把杆下端可装拆地连 接于支架上端的中部,所述拖布与所述支架下端的两侧可装拆连接,并在支架的下方形成 一弧状体;所述脱水桶包括一桶体和固定在桶体外侧的一脚踏板,该桶体上端的内侧固定一 钩状体的一端,该钩状体的另一端向上伸出于桶体外,其投影位于桶体的内侧。在推荐的实施例中,上述钩状体可装拆地设置在所述桶体的内侧。这样,在取下钩 状体时,还可以将桶体作为普通的容器加以使用。在推荐的实施例中,所述脚踏板设置在靠近钩状体的一侧。在推荐的实施例中,所述脚踏板与所述桶体可装拆连接。使用时,用脚踩住脱水桶的脚踏板,将脱水桶固定以后,再将清洗后的拖布套在钩 状体上,而后拉直拖布,转动拖把,就可以将拖布拧干,如此重复几次后,即可以将拖布完全 清洗干净,使其可以继续使用。此外,本技术中提及的拖布连接部与任何现有的用于将拖布固定至连接头上 的拖布连接部的结构相同,为现有技术,且这一部分其不涉及本技术的重点,在此不再 予以细述。由上述对本技术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占.1)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拖布的弧状体部分与支架之间形成了一带有 柔性部位(拖布部分)的环状套体,将上述环状套体套在任意一个一端固定、另一端游离的 水平部件或钩状体上,而后拉直、转动拖把,即可将拖把中的水份完全挤干;2)以支架两侧为支点形成的环状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大,使用方便;3)与该拖把配合使用的专用脱水桶则用以防止拖把脱水时产生的污水向四处飞 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拖把的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拖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本技术脱水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拖把和脱水桶的使用状态图;图5为另一实施方式的拖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实施例1参照图1和图2中所示,方便脱水拖把,包括一拖把杆1、一支架21和一拖布22。支架21包括一支架本体211和两连接头212,支架本体211下端的两侧分别形成 一螺柱2111,该两连接头的上端分别形成一带有内螺纹的凹腔2121,其下端则分别形成一 用于固定拖布22的拖布连接部,支架本体21下端和连接头212上端通过螺柱2111与凹腔 2121螺纹连接,拖布22的两端间隔拖布连接部可装拆地连接在连接头212的下端,并在支 架21的下方形成一弧状体。支架本体211上端的中部则形成一向上的圆柱体2112,拖把杆1下端形成一圆柱 形的凹腔,凸柱2112固定插接在该凹腔中,将支架本体211固定设置在拖把杆1下端。参照图3中所示,专用脱水桶,包括一桶体3和可装拆地安装在桶体外侧的一脚踏 板4。该桶体3上端的内侧可装拆地安装一钩状体5的一端,该钩状体5的另一端向上伸出 于桶体3外,其投影位于桶体3的内侧;脚踏板4位于靠近钩状体5的一侧。参照图4中所示,使用时,用脚踩住脱水桶的脚踏板4,将脱水桶固定以后,将清洗 后的拖布22套在钩状体5上,而后拉直拖布22,转动拖把,就可以将拖布22拧干,如此重复 几次后,即可以将拖布22完全清洗干净,使其可以继续使用。实施例2如图5中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支架21a为一体成型结构,其下端 形成一用以容纳拖布的凹槽;拖布22a两端固定后,形成一环状体,拖布22a通过一插接件 固定至上述凹槽中。(图中未示)上述实施例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 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技术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 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方便脱水拖把,包括一拖把杆、一支架和一拖布,所述拖把杆下端可装拆地连接于支架上端的中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拖布与所述支架下端的两侧可装拆连接,并在支架的下方形成一弧状体。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便脱水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拖布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 架下端的两侧可装拆连接。3.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便脱水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拖布为一环状体,所述支架 下端形成一用以容纳拖布的凹槽,所述拖布通过一插接件固定至上述凹槽中。4.如权利要求1、2或3中所述的方便脱水拖把,其特征在于拖布的长度大于支架的 长度。5.方便脱水拖把组,包括方便脱水拖把和脱水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方便脱水拖把,包括一拖把杆、一支架和一拖布,所述拖把杆下端可装拆地连接于 支架上端的中部,所述拖布与所述支架下端的两侧可装拆连接,并在支架的下方形成一弧 状体;所述脱水桶包括一桶体和固定在桶体外侧的一脚踏板,该桶体上端的内侧固定一钩状 体的一端,该钩状体的另一端向上伸出于桶体外,其投影位于桶体的内侧。6.如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方便脱水拖把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钩状体可装拆地设置在 所述桶体的内侧。7.如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方便脱水拖把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板设置在靠近钩状 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方便脱水拖把,包括一拖把杆、一支架和一拖布,所述拖把杆下端可装拆地连接于支架上端的中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拖布与所述支架下端的两侧可装拆连接,并在支架的下方形成一弧状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泗众
申请(专利权)人:苏泗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2[中国|厦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