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供热系统及供热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68905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18 21:07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供热系统及供热方法,系统包括:位于一环境室内的二氧化碳热泵;作为供暖热源位于环境室外的供热终端;以及再冷器;该系统中:二氧化碳热泵形成第一热循环体系;其中,二氧化碳热泵蒸发器用以提取环境室内的热量;二氧化碳热泵气冷器用以将热量释放;供热终端、再冷器以及二氧化碳热泵形成第二热循环体系;其中,二氧化碳热泵气冷器用以将热量通过换热方式释放给经再冷器换热降温后的来自供热终端的回水,该回水获取二氧化碳提供的热量后温度升高;来自供热终端的回水在再冷器内与环境室内经过蒸发器的空气换热,以为蒸发器中二氧化碳提供热量该系统可有效提高二氧化碳热泵的效率,提高整个系统的供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供热,更具体地,本申请涉及一种供热系统及供热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基加利修正案》的达成,氢氟烃类制冷剂(hfcs)列入受控物质清单,hfcs的削减时间表正式进入议程,天然制冷剂以其安全、对环境无破坏而成为优选替代方案。在天然制冷剂中,二氧化碳以其优良的环保性能、制冷性能、安全性和化学稳定性以及价格低廉、容易获得的经济性能而受到广泛关注。特别在欧洲国家近20年来二氧化碳制冷、热泵系统的研究和应用发展非常迅速。二氧化碳的单位容积制冷量约是r22、nh3和r134a等制冷剂的5~8倍,大大减小了压缩机的结构尺寸并使整个制冷系统更为紧凑经济,其与常规制冷剂相比更杰出的传热性能和流动性能使换热器更为高效,并有利于系统性能的优化。

2、由于二氧化碳在高温换热过程中独有的温度滑移现象,跨临界二氧化碳热泵在提供高温热水方面有天然的优势。为了使房间达到舒适的供暖温度,回水温度应在45℃以上,然而,实验表明,如此高温的回水温度对二氧化碳热泵很不友好,会导致其效率急剧下降甚至无法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集热室;所述集热室与环境室形成的第三热循环体系;其中,所述环境室内经再冷器初步预热后的经过蒸发器的空气与集热室内空气换热,以为蒸发器中二氧化碳提供热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蓄能装置;所述蓄能装置被配置为可与所述环境室内经再冷器初步预热后的经过蒸发器的空气换热,以为蒸发器中二氧化碳提供热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装置通过所述集热室吸取热量,并储存在所述蓄能装置中。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集热室;所述集热室与环境室形成的第三热循环体系;其中,所述环境室内经再冷器初步预热后的经过蒸发器的空气与集热室内空气换热,以为蒸发器中二氧化碳提供热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蓄能装置;所述蓄能装置被配置为可与所述环境室内经再冷器初步预热后的经过蒸发器的空气换热,以为蒸发器中二氧化碳提供热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装置通过所述集热室吸取热量,并储存在所述蓄能装置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俊玲李晓琼张振涛郭枭田瑞高崇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