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窄肥槽装配式地铁车站中间传力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预制装配式建筑因生产效率高、构件精准、绿色环保的特点,代表了现代化建筑业的未来趋势,在“双碳”目标下,通过与先进制造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融合,预制装配式建筑日益普及,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新机遇,启用预制装配式建筑技术是我国地铁建设提质增效、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与现浇地铁车站的修建模式不同,装配式地铁车站是通过将主体结构的梁、板、柱、墙等构件进行拆分,工厂化标准化和模块化预制后,运输至现场,借助吊装设备将各个分割构件吊入明挖基坑中进行拼装,各个分割构件之间采用连接钢棒紧固形成整体。
2、现浇地铁车站的主体结构混凝土是紧贴围护结构施作,在底板、中板和顶板施作完成后,可形成铰支撑,以抵抗土体侧向土压力,然后可依次相应位置的内置撑,而预制装配式地铁车站的施作方法则存在显著不同,为了便于预制结构的吊装放入,明挖基坑宽度往往大于主体结构的外轮廓线尺寸,两者之间存在肥槽(空隙),这就导致内支撑体系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窄肥槽装配式地铁车站中间传力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传力件(10)或/和第二传力件(20),所述第一传力件(10)设置在侧墙(1)上,靠近侧墙(1)已施工的一侧,所述第二传力件(20)设置在所述侧墙(1)上,靠近侧墙(1)未施工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窄肥槽装配式地铁车站中间传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力件(10)包括第一丝杠(11)、第一螺母座(12)以及第一圆杆(13),所述第一螺母座(12)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丝杠(11)的一端,所述第一圆杆(13)的端部与所述第一螺母座(1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窄肥槽装配式地铁车站中间传力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传力件(10)或/和第二传力件(20),所述第一传力件(10)设置在侧墙(1)上,靠近侧墙(1)已施工的一侧,所述第二传力件(20)设置在所述侧墙(1)上,靠近侧墙(1)未施工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窄肥槽装配式地铁车站中间传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力件(10)包括第一丝杠(11)、第一螺母座(12)以及第一圆杆(13),所述第一螺母座(12)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丝杠(11)的一端,所述第一圆杆(13)的端部与所述第一螺母座(1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窄肥槽装配式地铁车站中间传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丝杠(11)上远离所述第一螺母座(12)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板(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窄肥槽装配式地铁车站中间传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杆(13)均匀设置在所述第一螺母座(12)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窄肥槽装配式地铁车站中间传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力件(20)包括第二丝杠(21)、第二螺母座(22)以及第二圆杆(23),所述第二螺母座(22)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丝杠(2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望,李向阳,周虎,康安帅,杨睿,姚兆龙,张世雷,胡志华,张力,梁万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广州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