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压充气阀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68329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18 2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稳压充气阀及方法,属于充气阀领域;充气阀包括壳体,位于壳体上的充气口、排气口、控制口,位于壳体内的阀芯杆和活塞;所述壳体内沿轴向依次设置气体流动腔、平衡腔、控制腔,气体流动腔和平衡腔之间通过收敛口连通,平衡腔和控制腔之间通过活塞导向孔连通;所述充气口与平衡腔连通,排气口与气体流动腔连通,控制口与控制腔连通;所述阀芯杆和活塞朝向平衡腔的端面为承压面,阀芯杆的承压面面积小于活塞的承压面面积,当充气口向平衡腔注入高压气体时,由阀芯杆和活塞的承压面积差所产生的合力作用于活塞,以保证控制口在非工作状态下,充气阀不会被打开。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充气阀充气不受控的问题,提高了气体流动控制的精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充气阀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稳压充气阀及方法


技术介绍

1、充气阀作为充气设备的关键部件,其原理和工作机制对于充气设备的性能和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充气阀的原理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气体流动的原理,二是阀门的工作原理;首先,气体流动的原理是充气阀能够控制气体的流动,使其按照需要的方向和速度进行充气或排气;其次,阀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阀芯、阀座和密封圈等部件的协调配合,实现对气体流动的控制和调节。因此,对气体流动的精确控制和对气体密封性能的要求是设计充气阀时的主要考虑因素。

2、如图1所示,传统手动充气阀由主阀瓣1、卸荷阀瓣2、螺帽3、弹簧4、壳体5、螺杆6构成。正常工作时,通过旋拧螺杆6控制阀门的开启或关闭:充气时a口进高压气体,旋拧螺杆6将主阀瓣1、卸荷阀瓣2压至靠近螺帽3,使得气体流经阀门;放气时b口进高压气体,旋拧螺杆6将主阀瓣1、卸荷阀瓣2压至靠近螺帽3,使得气体流经阀门;关闭阀门时,将螺杆6反向旋拧,释放对主阀瓣1、卸荷阀瓣2压力即可。该阀门通过手动控制阀芯的行程,会产生气体流动控制精确低的问题;同时,在设定充气气压下,气压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稳压充气阀,包括壳体,位于壳体上的充气口、排气口、控制口,位于壳体内的阀芯杆和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沿轴向依次设置气体流动腔、平衡腔、控制腔,气体流动腔和平衡腔之间通过收敛口连通,平衡腔和控制腔之间通过活塞导向孔连通;所述充气口与平衡腔连通,排气口与气体流动腔连通,控制口与控制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稳压充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杆为T型杆结构,其一端为圆盘,另一端为直杆,并在直杆的头部开有外螺纹;所述圆盘外径大于收敛口的内径,通过收敛口将圆盘的轴向位移限制于气体流动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稳压充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杆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稳压充气阀,包括壳体,位于壳体上的充气口、排气口、控制口,位于壳体内的阀芯杆和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沿轴向依次设置气体流动腔、平衡腔、控制腔,气体流动腔和平衡腔之间通过收敛口连通,平衡腔和控制腔之间通过活塞导向孔连通;所述充气口与平衡腔连通,排气口与气体流动腔连通,控制口与控制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稳压充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杆为t型杆结构,其一端为圆盘,另一端为直杆,并在直杆的头部开有外螺纹;所述圆盘外径大于收敛口的内径,通过收敛口将圆盘的轴向位移限制于气体流动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稳压充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杆的圆盘外端面中心处开有扳手槽,便于安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稳压充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为t形回转体,其头部的周向外缘沿轴向向其杆部延伸,延伸部分的外周面与所述控制腔内壁为间隙配合,能够产生相对位移,延伸部分的内周面与其杆部形成环形凹槽;其杆部的底端中心处开有内螺纹,与阀芯杆的外螺纹配合安装,完成固定连接。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小奇张二朋刘红军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天回航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