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装配式临时索鞍的类索夹式副索鞍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67912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18 2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悬索桥上部结构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装配式临时索鞍的类索夹式副索鞍安装方法。一种基于装配式临时索鞍的类索夹式副索鞍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完成主塔及副塔的安装施工;安装主索鞍及装配式临时索鞍,然后基于装配式临时索鞍进行索股架设并完成索股垂度调正、紧缆及索夹安装;再在中跨进行加劲梁的吊装,配合主索鞍向跨中方向顶推使主缆抬升至设定高度,拆除装配式临时索鞍并安装类索夹式副索鞍下半鞍体,然后安装上半鞍体,完成类索夹式副索鞍安装。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了悬索桥自身的结构特性,避免了对主塔、副塔产生附加内力及主索鞍的双向顶推,且方便索股垂度调整,更加安全可靠,降低了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悬索桥上部结构施工,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装配式临时索鞍的类索夹式副索鞍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交通强国纲要的深入实施,越来越多的大跨径桥梁投入建设,而悬索桥凭借着其自身的结构优势,在跨江跨海等大跨径桥梁中占有着相当的比重。在悬索桥的构成中,主缆是传递荷载的重要承力构件之一,而随着悬索桥跨径的增长及地形条件的限制,常会出现需采用超长边缆的情况。

2、但由于主缆的自重影响,超长边缆会出现垂度较大甚至影响到主塔受力的情况,因此为减小对结构产生的附加应力,避免对主塔等构件造成不可逆的伤害,需在超长边缆的相应位置设置支撑结构。支撑结构一般选择在边跨设置副塔,并在副塔上设置类索夹式的副索鞍以固定主缆,防止主缆在后期运营过程中受外荷载的影响与副塔产生相对位移,造成安全隐患。类索夹式副索鞍截面形式为圆形,其内径通常设计为主缆成桥状态的直径,但主缆在架设时的断面为六边形,这与类索夹式副索鞍截面并不匹配,且类索夹式副索鞍内部未设置索股的纵向约束构造。因此,若索股架设期间就安装类索夹式副索鞍,这会导致索股入鞍及垂度调整均较为困难。另外,由于受自重影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装配式临时索鞍的类索夹式副索鞍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装配式临时索鞍的类索夹式副索鞍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基于主索鞍(3)及装配式临时索鞍(4)架设索股(7)并完成索股(7)垂度调整的具体过程为:在装配式临时索鞍(4)中设置钢隔板,对索股(7)进行纵向约束,在索股(7)架设完成后通过在主索鞍(3)及装配式临时索鞍(4)中的钢隔板间设置楔块,通过固定索股(7)的相应标记点,并按照按中跨、主塔(1)至副塔(2)段边跨及副塔(2)至锚碇段边跨的顺序以完成索股(7)垂度调整,使索股(7)达到设计要求的线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装配式临时索鞍的类索夹式副索鞍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装配式临时索鞍的类索夹式副索鞍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基于主索鞍(3)及装配式临时索鞍(4)架设索股(7)并完成索股(7)垂度调整的具体过程为:在装配式临时索鞍(4)中设置钢隔板,对索股(7)进行纵向约束,在索股(7)架设完成后通过在主索鞍(3)及装配式临时索鞍(4)中的钢隔板间设置楔块,通过固定索股(7)的相应标记点,并按照按中跨、主塔(1)至副塔(2)段边跨及副塔(2)至锚碇段边跨的顺序以完成索股(7)垂度调整,使索股(7)达到设计要求的线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装配式临时索鞍的类索夹式副索鞍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驱动主缆边跨抬升至设定高度的具体过程为:在索股(7)架设完成形成主缆、紧缆及安装索夹后,在中跨进行加劲梁(8)的吊装,直至边跨主缆对装配式临时索鞍(4)的压力趋于0,然后配合主索鞍(3)向跨中方向顶推,使主缆边跨抬升至设定高度,设定高度为下方拆除装配式临时索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建勇袁浩允李思润苏洋赵晓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