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帕尔贴控温的微流控反应衍生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67696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18 21:0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帕尔贴控温的微流控反应衍生化装置,包括帕尔帖制冷片,设置于所述帕尔帖制冷片放热面的加热微流控芯片,设置于所述帕尔帖制冷片吸热面的降温微流控芯片,以及连接所述加热微流控芯片和所述降温微流控芯片的连通管路;其中在所述加热微流控芯片的顶部设置有两个第一入口,在所述加热微流控芯片的底部设置有一个第一出口,在所述降温微流控芯片的底部设置有一个第二入口,在所述降温微流控芯片的顶部设置有一个第二出口,同时所述第一出口和所述第二入口分别与所述连通管路的两端相连通;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充分发挥帕尔贴技术的加热和降温优势,并结合微流控技术的混合效率,实现更高效、更精确的反应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实验室仪器和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帕尔贴控温的微流控反应衍生化装置


技术介绍

1、在hplc检测中,许多物质需要经过衍生化来提高其可检测性,如生物酸/碱、胺类、抗生素(聚醚类抗生素多见)和氨基酸类等。在柱后衍生化反应中,精确控制反应温度和充分混合反应物是非常关键的,常通过外部的加热(如水浴锅)或冷却(如冰浴)方式来控制反应温度,并需要有一套外源的泵系统来混合反应物和衍生化试剂。但这些传统的方法存在一些不足,比如无法精确控制温度、操作步骤复杂、管路长扩散慢、混合不均匀等问题。

2、帕尔贴技术是一种能够快速、精确地实现加热和降温的技术,此技术能同时满足衍生化所需的加热和冷却条件。且帕尔贴模块很小,没有活动部件,使用寿命长。微流控技术通过利用微通道对反应物进行混合,可以快速实现反应物的充分混合,不需要长长的管路。目前,在市场上尚未发现将帕尔贴技术和微流控技术结合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可靠、且操作方便的基于帕尔贴控温的微流控反应衍生化装置,该装置充分发挥帕尔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帕尔贴控温的微流控反应衍生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帕尔帖制冷片,设置于所述帕尔帖制冷片放热面的加热微流控芯片,设置于所述帕尔帖制冷片吸热面的降温微流控芯片,以及连接所述加热微流控芯片和所述降温微流控芯片的连通管路;其中在所述加热微流控芯片的顶部设置有两个第一入口,在所述加热微流控芯片的底部设置有一个第一出口,在所述降温微流控芯片的底部设置有一个第二入口,在所述降温微流控芯片的顶部设置有一个第二出口,同时所述第一出口和所述第二入口分别与所述连通管路的两端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帕尔贴控温的微流控反应衍生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微流控芯片和所述降温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帕尔贴控温的微流控反应衍生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帕尔帖制冷片,设置于所述帕尔帖制冷片放热面的加热微流控芯片,设置于所述帕尔帖制冷片吸热面的降温微流控芯片,以及连接所述加热微流控芯片和所述降温微流控芯片的连通管路;其中在所述加热微流控芯片的顶部设置有两个第一入口,在所述加热微流控芯片的底部设置有一个第一出口,在所述降温微流控芯片的底部设置有一个第二入口,在所述降温微流控芯片的顶部设置有一个第二出口,同时所述第一出口和所述第二入口分别与所述连通管路的两端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帕尔贴控温的微流控反应衍生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微流控芯片和所述降温微流控芯片均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且呈弓字形流向的微流控通道,其中所述微流控通道由若干个纵向设置、且等间距横向排列的中心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建芹钱翠银姚振吴星瑶李笃信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