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抑菌亚麻混纺纱线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67670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18 2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耐磨抑菌亚麻混纺纱线及其制备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对棉纤维进行紫外光辐照后,放入耐磨抑菌液中,经浸渍、烘干,得到耐磨纤维;S2:(1)采用6‑马来酰亚胺基己酸对壳聚糖进行改性,得到改性壳聚糖;(2)聚己二酸乙二醇酯依次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改性壳聚糖、2‑巯基乙烷磺酸钠反应,最后乳化,得到纤维处理剂;S3:(1)将亚麻纤维、耐磨纤维依次经开松混合、梳棉、并条、粗纱、细纱、络筒,得到亚麻混纺纱线粗品;(2)将亚麻混纺纱线粗品浸泡到纤维处理剂中,经浸轧、烘干,得到耐磨抑菌亚麻混纺纱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具体为一种耐磨抑菌亚麻混纺纱线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1、亚麻纤维具有吸湿性强、散热快、透气性好、抗静电性好以及抑菌性能优异的特性,被称为“天然纤维中的纤维皇后”,被广泛应用于夏季服装面料当中。但纯麻织物存在抗皱性差、弹性差等缺陷,其中最为致命的缺陷在于其与皮肤接触的舒适性较差,极易引起皮肤刺痒感,这无疑制约着亚麻在纺织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为了提高亚麻在纺织行业中的地位,人们开始将其与棉、动物毛发、涤纶等混纺,在保持亚麻织物优点的同时,对亚麻织物的相关缺陷进行改善,以提高亚麻织物的实用性。

2、基于此,本专利技术将提供一种耐磨抑菌亚麻混纺纱线的制备工艺,该混纺纱线尺寸稳定,蓬松柔软,具有优异的纺、织、染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磨抑菌亚麻混纺纱线及其制备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耐磨抑菌亚麻混纺纱线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p>

4、s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磨抑菌亚麻混纺纱线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抑菌亚麻混纺纱线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纤维的制备方法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磨抑菌亚麻混纺纱线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羊毛纤维B、腈纶纤维两者质量比为1:(1~2);所述介孔二氧化硅、硝酸银两者质量比为50:1,其中,介孔二氧化硅的粒径为50~100nm,孔径5~10nm;所述耐磨抑菌颗粒、混合纤维两者质量比为(1~5):25;所述硅烷偶联剂包括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β-氨乙基)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磨抑菌亚麻混纺纱线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抑菌亚麻混纺纱线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纤维的制备方法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磨抑菌亚麻混纺纱线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羊毛纤维b、腈纶纤维两者质量比为1:(1~2);所述介孔二氧化硅、硝酸银两者质量比为50:1,其中,介孔二氧化硅的粒径为50~100nm,孔径5~10nm;所述耐磨抑菌颗粒、混合纤维两者质量比为(1~5):25;所述硅烷偶联剂包括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β-氨乙基)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任一种,加入量为耐磨抑菌颗粒质量的3~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抑菌亚麻混纺纱线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处理剂的制备方法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耐磨抑菌亚麻混纺纱线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壳聚糖的原料包括以下组分:按重量份数计,壳聚糖6~10份、6-马来酰亚胺基己酸3~5份、缩合剂0.12~0.3份、酰化催化剂0.06~0.3份、乙酸水溶液50份、二甲基甲酰胺40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海英谢玉忠王孝建徐加豹张祥兵林庆伟沈宏为
申请(专利权)人:虹纬纺织淮安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