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ViT的全卷积车道线模型训练及部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67639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18 2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ViT的全卷积车道线模型训练及部署方法,包括模型训练阶段和模型部署阶段,模型训练阶段含有以下步骤:S1:获取真实数据;S2:采用AdamW优化器进行反向传播;S3:数据增强;S4:设计backbone;S5:制定训练策略;模型部署阶段含有以下步骤:S6:前处理优化S7:采用共享内存访问方式拷贝数据到模型耗时优化S8:模型推理优化S9:后处理优化S10:模型输入尺寸优化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精度高,稳定性强和适用范围广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自动驾驶,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vit的全卷积车道线模型训练及部署方法。


技术介绍

1、车道线模型是指通过深度视觉神经网络模型技术,流程包含车道线的图像进行裁剪,尺寸变化,归一化等预处理,并将预处理完的图片输入模型进行特征提取,最后对模型提取得到的特征进行后处理得到车道线检测最终结果,并输出车道线坐标和车道线类型等。

2、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车道线检测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并且越来越多样化,例如对不同类型车道线的检测,现有车道线检测技术condlane采用resnet作为网络骨架,包括batchnormalization归一化方法,relu激活函数等神经网络层,采用传统训练策略方式,采用adam反向传播优化器,在culane数据集上的精度指标,vit视觉transformers的训练方法能够较大幅度提高基于transformers深度视觉模型的精度,但是transformers在工业界部署目前并不完善,精度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申请所要解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ViT的全卷积车道线模型训练及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型训练阶段和模型部署阶段,模型训练阶段含有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ViT的全卷积车道线模型训练及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获取真实数据时,使用针孔相机获取,并用bag包保存后使用抽帧工具每隔两秒抽取一帧,并根据相机内参完成去畸变,共60w张,并进行数据标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ViT的全卷积车道线模型训练及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AdamW优化器加入了weight decay正则化,以平衡不同时期梯度和正则化的作用,在AdamW中,权重衰减不是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vit的全卷积车道线模型训练及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型训练阶段和模型部署阶段,模型训练阶段含有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vit的全卷积车道线模型训练及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获取真实数据时,使用针孔相机获取,并用bag包保存后使用抽帧工具每隔两秒抽取一帧,并根据相机内参完成去畸变,共60w张,并进行数据标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vit的全卷积车道线模型训练及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adamw优化器加入了weight decay正则化,以平衡不同时期梯度和正则化的作用,在adamw中,权重衰减不是直接从参数更新中减去,而是作为参数更新的一部分,可以保持自适应学习率的一致性,确保不同参数的学习率保持一致,同时调整后的权重衰减有助于算法更快地收敛,并提高了训练过程的稳定性,adamw优化器权重更新公式如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vit的全卷积车道线模型训练及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进行数据增强是采用多样化的增强技术,包括但不限于采用mixup,cutmix,randaugment,randomerasing数据增强技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vit的全卷积车道线模型训练及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骨架方面采用convnext,head方面对condlanenet_head进行改进,使得本专利车道线模型能够同时检测车道线,包括采用起始点head,偏移距离head,分割head的组合方式,每种head均采用卷积,激活层,卷积的组合方式,可以对常见的车道线,类型进行检测,由于分割head的存在,还可以对特殊线性进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凯璇刘建张洪江张浩林俊峰杨意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车载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