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铁路车辆的筒型防振装置。
技术介绍
1、一直以来,在铁路用车辆的台车等中使用筒型防振装置。例如,如日本特开2007-139100号公报(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那样,筒型防振装置具有通过连结橡胶(橡胶筒9)将内轴构件(销8)与外筒构件(外筒7)相互连结的结构。
2、现有技术文献
3、专利文献
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3910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
2、然而,关于铁路车辆用的筒型防振装置,一般在输入负载大的加减速时等要求硬的弹簧特性,并且在输入负载小的通常行驶时等要求柔软的弹簧特性。因此,为了应对上述那样的要求的弹簧特性,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将内轴构件与连结橡胶形成为非粘接而在内轴构件与连结橡胶之间形成有间隙部的非粘接型的筒型防振装置。由此,在专利文献1的筒型防振装置中,能够在内轴构件与外筒构件的径向上的位移量大的情况和位移量小的情况下得到相互不同的弹簧特性。
3、然而,若在内轴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筒型防振装置(10、50、60、70),其是内轴构件(12)与外筒构件(14)通过筒状的连结橡胶(16)相互连结而成的铁路车辆用的筒型防振装置,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型防振装置(10、50、60、70),其中,所述狭缝(40、52)形成为朝向轴向两侧的开口在径向上变宽的扩张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筒型防振装置(10、50、60、70),其中,所述外筒构件(14)的内周面被与所述连结橡胶(16)一体形成而构成所述狭缝(40、52)的外周侧的壁面的缓冲橡胶层(44、58)覆盖。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筒型防振装置(10、50、60、70),其是内轴构件(12)与外筒构件(14)通过筒状的连结橡胶(16)相互连结而成的铁路车辆用的筒型防振装置,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型防振装置(10、50、60、70),其中,所述狭缝(40、52)形成为朝向轴向两侧的开口在径向上变宽的扩张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筒型防振装置(10、50、60、70),其中,所述外筒构件(14)的内周面被与所述连结橡胶(16)一体形成而构成所述狭缝(40、52)的外周侧的壁面的缓冲橡胶层(44、58)覆盖。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筒型防振装置(10、50、60、70),其中,在所述筒型防振装置(10、50、60、70)中设置有朝向所述一对狭缝(40、40、52、52)而向径向的两侧突出的一对所述鼓出部(32、32、62、6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筒型防振装置(10、50、70),其中,在与一对所述鼓出部(32、32)的突出方向正交的径向上,所述内轴构件(12)中的所述连结橡胶(16)的固定安装部分(20)的外周面由一对平坦面(36、36)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筒型防振装置(10、50、60、70),其中,所述鼓出部(32、62)形成为圆弧状的纵截面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筒型防振装置(10、70),其中,在设置有所述鼓出部(32)的轴向位置,所述一对狭缝(40、40)所在的径向上的所述内轴构件(12)的围绕中心轴的90度区域(x)的周向长度形成为比与该一对狭缝(40、40)所在的径向正交的径向上的该内轴构件(12)的围绕中心轴的90度区域(y)的周向长度长。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筒型防振装置(10、50、60、70),其中,在所述狭缝(40、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