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给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67540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18 20:59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易固定易拆卸的给药系统,包括:集液港,用于收集药液;给药管,具有皮下首端与定位末端,皮下首端与集液港固定插接,定位末端用于定位于目标位置,给药管用于将药液输送至目标位置;定位末端配置为限定过渡的近侧部分以及卷曲的远侧部分,卷曲的远侧部分被成形为在经过过渡的近侧部分后绕第一参考线螺旋缠绕形成隆起部;给药系统还包括取管器和鞘管,取管器具有宝塔头端,用于与皮下首端连接;鞘管自取管器远离皮下首端一侧嵌套于取管器与给药管外部,用于剥离给药管和皮下组织和/或血管内壁;鞘管和取管器用于以无损伤方式拆卸给药系统。本申请的给药系统便于固定于血管内部,并且在拆除时不容易损伤血管内壁以及皮下组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给药系统


技术介绍

1、肝硬化患者失代偿期常以门静脉高压和肝功能损伤为特征,且常并发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脓毒症等症状,肝硬化早期或者肝纤维化使其可通过药物治疗进行病情的逆转,目前常用的治疗药物用药途径基本是外周静脉,能够一定程度上改善肝功能,促进肝细胞再生,延缓肝硬化进程,但肝硬化患者存在肝脏微循环障碍和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异常,常规外周静脉应用肝脏药物,药物作用难以充分发挥,有效利用率较低。因此如何实现肝脏位置靶向给药是研究治疗肝硬化或肝纤维化的临床趋势。

2、对于肝脏器官而言,门静脉是肝脏的主要功能血管,供应肝脏75%的血液,肝血窦与门脉小分支直接相通,肝细胞在肝血窦内进行营养摄入和物质交换,因此对于靶向给药,最重要的是建立门静脉给药的通道,将药物直接输入门静脉系统,使之直接作用于肝细胞和细胞间质,充分发挥药物对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治疗效果。

3、临床上可通过微创手段建立门静脉用药通道,但是直接经皮穿刺门静脉置管会损伤肝包膜,对于有大量腹腔积液及严重凝血功能异常的肝硬化患者,发生腹腔内出血的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给药系统,包括:集液港,用于收集药液;给药管,具有皮下首端与定位末端,所述皮下首端与所述集液港固定插接,所述定位末端用于定位于目标位置,所述给药管用于将所述药液输送至所述目标位置;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末端配置为当所述给药管沿导丝进入血管并定位于所述目标位置后,所述隆起部抵靠于所述目标位置的血管内壁用于固定所述给药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给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末端配置为柔性形状记忆材质用于供所述导丝进入所述给药管至所述定位末端过程中,所述隆起部配置为与所述导丝的形状相适配;且在所述导丝撤除后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给药系统,包括:集液港,用于收集药液;给药管,具有皮下首端与定位末端,所述皮下首端与所述集液港固定插接,所述定位末端用于定位于目标位置,所述给药管用于将所述药液输送至所述目标位置;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末端配置为当所述给药管沿导丝进入血管并定位于所述目标位置后,所述隆起部抵靠于所述目标位置的血管内壁用于固定所述给药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给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末端配置为柔性形状记忆材质用于供所述导丝进入所述给药管至所述定位末端过程中,所述隆起部配置为与所述导丝的形状相适配;且在所述导丝撤除后所述定位末端恢复所述隆起部形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给药系统还包括无损伤针,所述无损伤针用于无损伤穿刺且将药液输送给所述集液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鞘管为可撕裂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晓黎仲斌演沈健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恒瑞宏远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