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纯氮气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67333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18 2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纯氮气发生器,属于氮气发生器技术领域;一种高纯氮气发生器,包括塔体,所述塔体的中间活动设置有过滤结构,所述塔体包括下塔体和位于下塔体上方的上塔体,所述下塔体和上塔体之间通过连接结构连接,所述过滤结构位于下塔体和上塔体之间,所述过滤结构包括两个水平对称设置的铰接框,所述铰接框内部上下两端可拆卸的安装有碳分子筛柱,所述铰接框与塔体之间通过连接结构沿水平方向转动连接,所述铰接框与连接结构之间沿垂直方向转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便于更换碳分子筛柱,减少更换碳分子筛柱时的停机时间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氮气发生器,尤其涉及一种高纯氮气发生器


技术介绍

1、氮气发生装置是一种气体置换设备,一般会用到塔体,塔体连接一个进气管和一个排气管,在塔体内设置碳分子筛柱,通过向进气管通入空气,经过碳分子筛柱将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吸附,使氮气通过从排气管排出。

2、公告号为cn215974970u的技术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塔设备常压置换用氮气发生装置,包括上塔体、下塔体和连接管,上塔体和下塔体由连接管连通连接,下塔体上连通连接有进气管,上塔体上连通连接有排气管,连接管与上塔体和下塔体均通过可拆卸方式连接,下塔体内可拆卸式连接有第一碳分子筛柱,第一碳分子筛柱位于进气管上方,第一碳分子筛柱的边缘抵接在下塔体内壁,上塔体内可拆卸式连接有第二碳分子筛柱,该塔设备常压置换用氮气发生装置,当第一碳分子筛柱吸附饱和后通过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向上流动会被第二碳分子筛柱继续吸附,不会使氧气和二氧化碳立刻通过第二碳分子筛柱与制备好的氮气混合。

3、然而在上述方案中,第一碳分子筛柱和第二碳分子筛柱在更换时,第二碳分子筛柱需要朝上安装固定,安装难度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纯氮气发生器,包括塔体(1),所述塔体(1)的中间活动设置有过滤结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1)包括下塔体(101)和位于下塔体(101)上方的上塔体(102),所述下塔体(101)和上塔体(102)之间通过连接结构(4)连接,所述过滤结构(2)位于下塔体(101)和上塔体(102)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纯氮气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4)包括螺接座(401)、铰接座(402)、第二铰接轴(403)、转轴套(404),所述螺接座(401)和铰接座(402)分别位于塔体(1)的两端,所述螺接座(401)、铰接座(402)的顶端、底端分别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纯氮气发生器,包括塔体(1),所述塔体(1)的中间活动设置有过滤结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1)包括下塔体(101)和位于下塔体(101)上方的上塔体(102),所述下塔体(101)和上塔体(102)之间通过连接结构(4)连接,所述过滤结构(2)位于下塔体(101)和上塔体(102)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纯氮气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4)包括螺接座(401)、铰接座(402)、第二铰接轴(403)、转轴套(404),所述螺接座(401)和铰接座(402)分别位于塔体(1)的两端,所述螺接座(401)、铰接座(402)的顶端、底端分别与上塔体(102)、下塔体(10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纯氮气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框(201)靠近铰接座(40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铰接轴(208),所述铰接框(201)与转轴套(404)之间通过第一铰接轴(208)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纯氮气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框(201)远离铰接座(402)的一端设置有与螺接座(401)对应的螺接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伟健齐国栋刘波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惠光电力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