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聿福专利>正文

两用拐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67327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两用拐杖,它包括拐杖主体和设于拐杖主体顶部的下把手,其特征在于:还设有上拉杆,上拉杆的顶部设有位于下把手上方的上把手,拐杖主体的体内设有便于上拉杆相对拐杖主体上下伸缩移动的上行调节通道和用来将上拉杆固定在其所移动到的某一高度位置上的上拉杆定位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两用拐杖在压缩状态时可作为手拐杖使用,在拉伸状态时又可作为支撑式拐杖使用,不仅结构简单,而且互换自如、使用方便。(*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拐杖,特别是一种将现有的手拐杖和支撑式拐杖功能结合为 一体的两用拐杖
技术介绍
现有的手拐杖和支撑式拐杖,均为单一功能式拐杖,二者没有互补性,不能通用。 此外,现有的支撑式拐杖还存在长度大的缺点,因此携带不方便,尤其在乘车、搭船或坐飞 机时,这种支撑式拐杖要占用较大的空间,不好放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两用拐杖,它在压 缩状态时可作为手拐杖使用,在拉伸状态时又可作为支撑式拐杖使用,不仅结构简单,而且 互换自如、使用方便。本技术技术方案是这样构成的,一种两用拐杖,它包括拐杖主体和设于拐杖 主体顶部的下把手,其特征在于还设有上拉杆,上拉杆的顶部设有位于下把手上方的上把 手,拐杖主体的体内设有便于上拉杆相对拐杖主体上下伸缩移动的上行调节通道和用来将 上拉杆固定在其所移动到的某一高度位置上的上拉杆定位装置。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技术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可在手拐杖和支撑式拐杖这两种功能状态之间随心所欲地更换。 当短途行走时,用户可将上拉杆完全压缩入上行调节通道内,使上把手和下把手合拢,从而 将本技术两用拐杖作为手拐杖使用;而当行走的时间长了或累了,或双脚疼痛而难以 行走时,则可以将上拉杆向上拉伸,并通过上拉杆定位装置将上拉杆固定在其所移动到的 某一高度位置上,从而将本技术两用拐杖改成支撑式拐杖使用,此时,用户可手握下把 手,而将上把手支撑在腋窝下。(2)当乘车或搭船或坐飞机时,用户还可以将上拉杆完全压缩回去,使本技术 两用拐杖的总长度大大缩小,从而大大方便了携带和放置。此外,本技术上述技术方案还做了以下改进为了使上把手和下把手在合拢时能够定位牢靠,避免上下把手相对转动分离,所 述上把手的底部和下把手的顶部分别设有能在上把手和下把手合拢时形成凹凸配合定位 的把手定位装置。为了便于将上拉杆固定在其所移动到的某一高度位置上,所述上拉杆由空心管构 成,所述上拉杆定位装置包括自下而上设于上行调节通道侧壁的至少一个外穿孔、设于上 拉杆管壁的内穿孔以及设于上拉杆管壁内的上拉杆弹性插销;所述上拉杆弹性插销的插销 头能在弹力作用下,从上拉杆管壁内向外依次插置于上拉杆管壁的内穿孔和某一个上行调 节通道侧壁的外穿孔之中,并能在外力作用下向内缩回到上拉杆管壁的内穿孔中。为了便于用户按压上拉杆弹性插销的插销头,所述上行调节通道侧壁由金属管构成,所述拐杖主体由固定在上行调节通道侧壁外部的塑料外壳构成,所述塑料外壳在上行 调节通道侧壁的外穿孔外侧开设有便于按压上拉杆弹性插销的插销头的槽道,槽道的槽宽 大于上行调节通道侧壁的外穿孔孔径。因此,用户容易用手将上拉杆弹性插销的插销头按 压入上拉杆管壁的内穿孔中,从而使上拉杆和上行调节通道侧壁脱离连接,上拉杆可以自 由上下移动。为了便于根据用户的需要自由调节上把手的高度位置,所述上行调节通道侧壁的 外穿孔由多个构成。为了进一步调节本技术两用拐杖的总体高度,所述拐杖主体的底部设有支撑 脚,所述支撑脚连接于下拉杆的底部,所述拐杖主体的体内设有便于下拉杆相对拐杖主体 上下伸缩移动的下行调节通道和用来将下拉杆固定在其移动到的某一高度位置上的下拉 杆定位装置。通过下拉杆与拐杖主体的上下相对移动,进一步扩大了本技术两用拐杖 的高度调节范围。为了便于将下拉杆固定在其所移动到的某一高度位置上,所述下拉杆由空心管构 成,所述下拉杆定位装置包括自上而下设于下行调节通道侧壁的至少一个外穿孔、设于下 拉杆管壁的内穿孔以及设于下拉杆管壁内的下拉杆弹性插销,所述下拉杆弹性插销的插销 头能在弹力作用下,从下拉杆管壁内向外依次插置于下拉杆管壁的内穿孔和某一个下行调 节通道侧壁的外穿孔之中,并能在外力作用下向内缩回到下拉杆管壁的内穿孔中。为了便于根据用户的需要自由调节本技术两用拐杖的高度,所述下行调节通 道侧壁的外穿孔由多个构成。为了便于用户按压上拉杆弹性插销的插销头,所述下行调节通道侧壁由固定在塑 料外壳体内的另一金属管构成,所述塑料外壳在下行调节通道侧壁的外穿孔外侧开设有便 于按压下拉杆弹性插销的插销头的槽道。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构造示意图。图2是图1的另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图3是图1的A-A放大剖视图。图4是图2的B-B放大剖视图。 图5是图1的C-C放大剖视图。图中标号说明1-拐杖主体,101-槽道,102-槽道,2_下把手,3_上拉杆,4_上把 手,5-上行调节通道,601-上行调节通道侧壁的外穿孔,602-上拉杆管壁的内穿孔,603-上 拉杆弹性插销,7-把手定位装置,8-支撑脚,9-下拉杆,10-下行调节通道,1101-下行调节 通道侧壁的外穿孔,1102-下拉杆管壁的内穿孔,1103-下拉杆弹性插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
技术实现思路
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图5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两用拐杖实施例构造示意图,它包括 拐杖主体1和设于拐杖主体1顶部的下把手2,其特征在于还设有上拉杆3,上拉杆的顶部 设有位于下把手2上方的上把手4,拐杖主体1的体内设有便于上拉杆相对拐杖主体1上下伸缩移动的上行调节通道5和用来将上拉杆3固定在其所移动到的某一高度位置上的上拉 杆定位装置。所述上把手4的底部和下把手2的顶部分别设有能在上把手4和下把手2合拢时 形成凹凸配合定位的把手定位装置7。所述上拉杆3由空心管构成,所述上拉杆定位装置包括自下而上设于上行调节通 道5侧壁的至少一个外穿孔601、设于上拉杆3管壁的内穿孔602以及设于上拉杆3管壁 内的上拉杆弹性插销603 ;所述上拉杆弹性插销603的插销头能在弹力作用下,从上拉杆3 管壁内向外依次插置于上拉杆3管壁的内穿孔602和某一个上行调节通道5侧壁的外穿孔 601之中,并能在外力作用下向内缩回到上拉杆管壁的内穿孔602中。所述上行调节通道5侧壁由金属管构成,所述拐杖主体1由固定在上行调节通道5 侧壁外部的塑料外壳构成,所述塑料外壳在上行调节通道5侧壁的外穿孔601外侧开设有 便于按压上拉杆弹性插销603的插销头的槽道101,且该槽道101的槽宽大于上行调节通道 5侧壁的外穿孔601的孔径。所述上行调节通道5侧壁的外穿孔601由多个构成。所述拐杖主体1的底部设有支撑脚8,所述支撑脚8连接于下拉杆9的底部,所述 拐杖主体1的体内设有便于下拉杆9相对拐杖主体1上下伸缩移动的下行调节通道10和 用来将下拉杆9固定在其移动到的某一高度位置上的下拉杆定位装置。所述下拉杆9由空心管构成,所述下拉杆定位装置包括自上而下设于下行调节通 道10侧壁的至少一个外穿孔1101、设于下拉杆9管壁的内穿孔1102以及设于下拉杆9管 壁内的下拉杆弹性插销1103,所述下拉杆弹性插销1103的插销头能在弹力作用下,从下拉 杆9管壁内向外依次插置于下拉杆9管壁的内穿孔1102和某一个下行调节通道10侧壁的 外穿孔1101之中,并能在外力作用下向内缩回到下拉杆9管壁的内穿孔1102中。所述下行调节通道10侧壁的外穿孔1101由多个构成。所述下行调节通道10侧壁由固定在塑料外壳体内的另一金属管构成,所述塑料 外壳在下行调节通道10侧壁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两用拐杖,它包括拐杖主体(1)和设于拐杖主体(1)顶部的下把手(2),其特征在于:还设有上拉杆(3),上拉杆的顶部设有位于下把手(2)上方的上把手(4),拐杖主体(1)的体内设有便于上拉杆相对拐杖主体(1)上下伸缩移动的上行调节通道(5)和用来将上拉杆(3)固定在其所移动到的某一高度位置上的上拉杆定位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聿福
申请(专利权)人:黄聿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