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输送泵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67287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搅拌混凝土的混凝土输送泵搅拌装置,可提高整机的使用寿命。该混凝土输送泵搅拌装置,包括马达以及与马达传动连接的搅拌轴,搅拌轴的两端分别装配于左右两端的轴承座内,在轴承座内设置有润滑油通道,润滑油通道的出油口位于轴承座与搅拌轴的配合面处,所述润滑油通道的进油口采用泵注油口。通过设置的泵注油口,可采用油泵从泵注油口不停地向轴承座内注入润滑油,从而在任何时候均可以在轴承座与搅拌轴的配合面处形成一定的压力,防止搅拌中料斗内的混凝土进入到轴承座与搅拌轴之间并渗入到马达内,从而可大大提高整机的使用寿命,缩短整机的维修周期,利于马达的正常工作,尤其适合在混凝土搅拌装置中推广使用。(*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搅拌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搅拌混凝土的混凝土输送泵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的混凝土输送泵搅拌装置,包括作为动力元件的马达以及与该马达传动连接 的搅拌轴,搅拌轴的两端装配在轴承座内,为了对搅拌轴进行润滑,在轴承座内设置有润滑 油通道。但是,现有的润滑油采用油嘴润滑,而油嘴润滑一般是整机在工作一段时间过后, 人工采用油枪将油注入到轴承座内,常导致轴承座内的压力较低,使得搅拌过程中料斗内 的混凝土进入到搅拌轴与轴承座的配合面处,容易造成配合部分的损坏,且造成密封圈破 坏,漏浆,大大縮短了使用寿命,以至于不能正常使用,严重影响正常的混凝土泵送。且现有 搅拌轴采用的整轴结构不易装配和拆卸,搅拌轴卡料严重,甚至损坏摆线式马达,严重影响 混凝土泵送施工。且现有的多个搅拌叶片多采用平行布置的形式,导致搅拌不够充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提高使用寿命的混凝土输送泵搅拌 装置。 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混凝土输送泵搅拌装置,包括 马达以及与马达传动连接的搅拌轴,搅拌轴的两端分别装配于左右两端的轴承座内,在轴 承座内设置有润滑油通道,润滑油通道的出油口位于轴承座与搅拌轴的配合面处,所述润 滑油通道的进油口采用泵注油口 。 进一步的是,在轴承座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密封圈。 进一步的是,在橡胶密封圈的内侧面处设置有沉孔压环,沉孔压环内旋入固定螺 钉将橡胶密封圈固定连接在轴承座上,固定螺钉采用内六角螺钉,固定螺钉的螺帽位于沉 孔压环的沉孔内。 进一步的是,在轴承座与搅拌轴的配合面处设置有防尘圈、密封圈与轴承,防尘圈与密封圈位于润滑油通道的内侧,轴承位于润滑油通道的外侧。 进一步的是,在轴承与马达之间的轴承座下方设置有泄漏孔。 进一步的是,与马达传动连接的搅拌轴包括可拆卸连接为一体左半轴、中间轴以 及右半轴,左半轴与中间轴分别装配于左右两端的轴承座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左半轴与右半轴的内端具有法兰盘,中间轴的两 端均具有法兰盘,左半轴的法兰盘与中间轴的法兰盘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为一体,右半轴 的法兰盘与中间轴的法兰盘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为一体。 进一步的是,螺钉将左半轴与中间轴连接后,螺钉的头部位于左半轴的法兰盘内 部;螺钉将右半轴与中间轴连接后,螺钉的头部位于右半轴法兰盘内部。 进一步的是,在左半轴一端的轴承座外端面固定连接有盖板,在盖板与轴承座之间密封设置有0型密封圈。 进一步的是,在中间轴上设置有交叉布置的搅拌叶片。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的泵注油口,可采用油泵从泵注油口不停地 向轴承座内注入润滑油,从而在任何时候均可以在轴承座与搅拌轴的配合面处形成一定的 压力,防止搅拌中料斗内的混凝土进入到轴承座与搅拌轴之间并渗入到马达内,从而可大 大提高整机的使用寿命,縮短整机的维修周期,利于马达的正常工作,尤其适合在混凝土搅 拌装置中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方向的搅拌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马达1 、轴承座2 、左半轴3 、中间轴4、螺钉5a、螺钉5b 、泵注油口 6 、橡 胶密封圈7、右半轴8、防尘圈9、密封圈10、固定螺钉11、沉孔压环12、轴承13、泄漏孔14、 料斗15、0型密封圈16、搅拌叶片17、盖板18。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与图2所示,本技术的混凝土输送泵搅拌装置,包括马达1以及与马达 1传动连接的搅拌轴,搅拌轴的两端分别装配于左右两端的轴承座2内,在轴承座2内设置 有润滑油通道,润滑油通道的出油口位于轴承座2与搅拌轴的配合面处,所述润滑油通道 的进油口采用泵注油口 6。则在本技术的混凝土输送泵搅拌装置工作时,可采用油泵从 泵注油口 6不停地向轴承座2内注入润滑油,从而在任何时候均可以在轴承座2与搅拌轴 的配合面处形成一定的压力,防止搅拌中料斗15内的混凝土进入到轴承座2与搅拌轴之间 并渗入到马达1内,从而可大大提高整机的使用寿命,縮短整机的维修周期,利于马达1的 正常工作。 为更好防止混凝土进入到轴承座2与搅拌轴之间的配合面处,在轴承座2的内侧 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密封圈7。则在搅拌过程中,该橡胶密封圈7形成对混凝土的第一道阻隔 密封屏障。橡胶密封圈7可固定粘结在轴承座2的内侧面,或直接采用螺钉将橡胶密封圈 7固定连接在轴承座2上,但由于螺钉的螺帽外露于橡胶密封圈7,使得在不断的搅拌过程 中容易造成螺帽的磨损,甚至在后期的拆卸维护中根本不能将该螺钉从橡胶密封圈7上拆 卸下来。因此,作为优选方式,在橡胶密封圈7的内侧面处设置有沉孔压环12,沉孔压环12 内旋入固定螺钉11将橡胶密封圈7固定连接在轴承座2上,固定螺钉11采用内六角螺钉, 固定螺钉11的螺帽位于沉孔压环12的沉孔内。通过设置的沉孔压环12,并采用内六角的 螺钉,则在搅拌过程中,混凝土不会将固定螺钉11的螺帽损坏,利于后期的拆卸维护。 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更好形成对混凝土的阻隔,在轴承座2与搅拌轴的配 合面处设置有防尘圈9、密封圈10与轴承13,防尘圈9与密封圈10位于润滑油通道的内侧, 轴承13位于润滑油通道的外侧。则在长期使用以后,若橡胶密封圈7损坏,还可以有防尘 圈9与密封圈IO形成对混凝土的阻隔。在此处,轴承13最好采用尼龙轴承,其具有自润滑 作用,可有效保护马达1的正常工作。4 当长期使用以后,若橡胶密封圈7、防尘圈9、密封圈10与轴承13均已损坏时,为 防止混凝土浆渗入到马达1内,在轴承13与马达1之间的轴承座2下方设置有泄漏孔14。 则橡胶密封圈7、防尘圈9、密封圈10与轴承13均已损坏时,混凝土浆可从泄漏孔14处排 出,可形成对马达1有效的保护。 在以上的实施方式中,与马达1传动连接的搅拌轴包括可拆卸连接为一体左半轴 3、中间轴4以及右半轴8,左半轴3与中间轴4分别装配于左右两端的轴承座2内。左半 轴3、中间轴4以及右半轴8可拆卸连接以后,可利于对搅拌轴的维修安装拆卸,减少使用成 本。 左半轴3、中间轴4以及右半轴8的可拆卸连接形成可以是采用键连接、卡接等形 成实现,作为优选方式,左半轴3与右半轴8的内端具有法兰盘,中间轴4的两端均具有法 兰盘,左半轴3的法兰盘与中间轴4的法兰盘通过螺钉5a可拆卸连接为一体,右半轴8的法 兰盘与中间轴4的法兰盘通过螺钉5b可拆卸连接为一体,可利于工作人员的安装与拆卸。 为防止螺钉5a、螺钉5b和石块与料斗15之间形成楔形结构而卡住搅拌轴,产生巨大的轴 向力损坏马达;螺钉5a将左半轴3与中间轴4连接后,螺钉5a的头部位于左半轴3的法兰 盘内部;螺钉5b将右半轴8与中间轴4连接后,螺钉5b的头部位于右半轴8法兰盘内部。 将螺钉5a的头部设置于左半轴3的法兰盘内部以及将螺钉5b的头部设置于右半轴8法兰 盘内部后,则搅拌轴在旋转过程中就不会形成楔形结构,提高了整机工作的可靠性。 为防止搅拌轴的左端漏料,在左半轴3 —端的轴承座2外端面固定连接有盖板18, 在盖板18与轴承座2之间密封设置有0型密封圈16。通过设置的0型密封圈16,可将从 左端泵注油口 6注入的润滑油限制在轴承座内部,从而很好限制混凝土的渗入。 为提高对料斗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混凝土输送泵搅拌装置,包括马达(1)以及与马达(1)传动连接的搅拌轴,搅拌轴的两端分别装配于左右两端的轴承座(2)内,在轴承座(2)内设置有润滑油通道,润滑油通道的出油口位于轴承座(2)与搅拌轴的配合面处,其特征是:所述润滑油通道的进油口采用泵注油口(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宗银杨秋瑾张方彪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建设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