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支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67268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18 20:57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支撑结构,其包括至少一层水平支撑,每一层水平支撑至少包括一架水平梁,至少有一架水平梁包括至少两个结构段,同一架水平梁的各结构段顺序相接,同一架水平梁的相邻结构段经后浇主撑梁连接为一体,该后浇主撑梁是在对相邻结构段完成预应力施加后施工完成的,各结构段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本申请还提出了该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本申请将水平梁分割为至少两个结构段,并在对各结构段完成预应力施加后连接为一体,形成一个完整的水平梁。本申请能够顺利地解决现有钢筋混凝土支撑结构由于没有预应力所导致的只能被动抵抗基坑外部土压力,基坑变形大的问题,提高了基坑施工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支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在基坑施工中,为控制变形、避免基坑塌方产生安全事故以及影响施工进行,一般均设置支撑,以保证基坑侧壁的稳定性,在基坑支撑中,以水平梁为主,尤其是在深基坑施工中,水平梁结构一般有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两种,其中钢结构主要用于小型基坑中,而在大型基坑中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支撑结构具有支撑刚度大、安全可靠、施工简单、不受基坑形状限制等优势,但是由于钢筋混凝土支撑结构为整体现浇施工,施工完毕后基坑外侧出现土压力变化,则无法对钢筋混凝土支撑施加预应力,导致钢筋混凝土支撑结构只能被动抵抗基坑外部的土压力,即在基坑侧壁向内倾斜变形后,钢筋混凝土支撑结构才能真正发挥支撑作用,但是基坑侧壁在倾斜变形后,已使基坑侧壁产生了塌方趋势,对基坑的安全构成了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如何提高钢筋混凝土支撑结构的安全性,控制变形,成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技术中钢筋混凝土支撑结构不能施加预应力,只能被动抵抗基坑外部的土压力,由此导致基坑变形大,不易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层水平支撑,每一层水平支撑至少包括一架水平梁,至少有一架水平梁包括至少两个结构段,同一架水平梁的各结构段顺序相接,同一架水平梁的相邻结构段经后浇主撑梁连接为一体,该后浇主撑梁是在对相邻结构段完成预应力施加后施工完成的,各结构段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同一架水平梁中,每一结构段朝向另一结构段的一侧均设置有一加载横梁,在对结构段施加预应力时,千斤顶布置在相对设置的两根加载横梁之间,该千斤顶用于对结构段进行顶压,以使结构段产生预应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层水平支撑,每一层水平支撑至少包括一架水平梁,至少有一架水平梁包括至少两个结构段,同一架水平梁的各结构段顺序相接,同一架水平梁的相邻结构段经后浇主撑梁连接为一体,该后浇主撑梁是在对相邻结构段完成预应力施加后施工完成的,各结构段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同一架水平梁中,每一结构段朝向另一结构段的一侧均设置有一加载横梁,在对结构段施加预应力时,千斤顶布置在相对设置的两根加载横梁之间,该千斤顶用于对结构段进行顶压,以使结构段产生预应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后浇主撑梁内的主筋与相邻两个结构段内的主筋连接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各结构段支撑在支撑柱上,至少对应于一根支撑柱,在结构段上预留有一柱孔,该支撑柱向上超过基坑设定底面的部分为钢立柱,钢立柱能够自由地插入到所对应的柱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涛李仁民刘小波刘飞王少华马维超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东合南岩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