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可变倾的螺杆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67189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18 20:57
本技术涉及螺杆泵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型可变倾的螺杆泵;本新型可变倾的螺杆泵,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壁的右侧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内腔的前后两侧设置有支撑环,所述支撑环的内壁设置有泵体,所述泵体外壁的左侧设置有调节环,所述调节环外壁的前后侧壁均设置有固定杆,本新型方案能够通过设置底座、支撑架和支撑环等装置相配合,可以使装置便于推动泵体进行旋转,便于对泵体的角度进行调节,有利于调控螺杆泵的输送效率;通过设置蜗杆、蜗轮和固定架等装置相配合,可以使装置便于对出料口的位置进行调节,便于出料口连接输送管道,有利于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螺杆泵,具体为一种新型可变倾的螺杆泵


技术介绍

1、螺杆泵,利用螺旋叶片的旋转,使液体沿轴向螺旋形上升的一种泵,中国专利【cn213235432u】公开了高精度输送螺杆泵,该高精度输送螺杆泵包括调节机构和输送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机座、支座组件、螺钉、转动组件、支撑组件、第三轴杆和螺母,所述支座组件包括套筒,所述转动组件包括套杆、第一轴杆和第一长块,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二长块和第二轴杆,所述套筒连接于所述机座一侧,所述螺钉贯穿于所述套筒和所述套杆。本技术通过输送泵、进料口、电机、变速箱、联轴器、第一齿轮、第一螺杆、出料口、流量计、螺母、套杆、套筒、第一轴杆、第一长块、第二长块和第二轴杆的作用,从而使输送螺杆泵能调节倾斜角度,能高精度进行输送,能根据实情况调节进行高精度输送,

2、在现有技术的使用过程中,受泵体的自重的影响导致难以调节套杆的位置,当调节泵体的倾斜角度时需反复调节套杆的位置,然后拧转螺母进行限位固定,泵体角度调节起来较为繁琐,不利于使用人员的安装,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可变倾的螺杆泵。


技术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可变倾的螺杆泵,包括底座(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0)顶壁的右侧设置有支撑架(101),所述支撑架(101)内腔的前后两侧设置有支撑环(102),所述支撑环(102)的内壁设置有泵体(103),所述泵体(103)外壁的左侧设置有调节环(104),所述调节环(104)外壁的前后侧壁均设置有固定杆(105),所述固定杆(105)外壁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连杆(106),所述底座(100)的顶壁开设有作用槽,所述作用槽内腔左右侧壁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调节螺杆(117),所述调节螺杆(117)的外壁设置有调节架(107),所述连杆(106)的另一端均设置于所述调节架(107)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可变倾的螺杆泵,包括底座(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0)顶壁的右侧设置有支撑架(101),所述支撑架(101)内腔的前后两侧设置有支撑环(102),所述支撑环(102)的内壁设置有泵体(103),所述泵体(103)外壁的左侧设置有调节环(104),所述调节环(104)外壁的前后侧壁均设置有固定杆(105),所述固定杆(105)外壁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连杆(106),所述底座(100)的顶壁开设有作用槽,所述作用槽内腔左右侧壁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调节螺杆(117),所述调节螺杆(117)的外壁设置有调节架(107),所述连杆(106)的另一端均设置于所述调节架(107)的顶壁,所述作用槽内腔的左右侧壁设置有转杆(108),所述转杆(108)的外壁设置有第一齿轮(109),所述调节螺杆(117)的外壁均设置有第二齿轮(110),所述第一齿轮(109)与所述第二齿轮(110)相啮合。

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永泉周占北赵航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晋太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