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67100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18 20:56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组件,包括盖板、显示模组和包封部,所述盖板具有出光侧和背光侧,所述显示模组位于所述盖板的所述背光侧,至少部分所述包封部位于所述盖板的所述背光侧,所述包封部至少部分围绕所述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包括层叠设置的显示面板、支持部和复合层,所述复合层包括多个功能层,所述显示面板在第一方向的一侧设置有弯曲面板部,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于所述盖板所在平面;中框,所述中框在周向上的至少局部位置设置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位于显示模组背离所述盖板的一侧,所述支撑台和所述显示模组在所述盖板厚度方向上存在第一交叠区域,从而减小所述显示装置的边框区的面积,适用于窄边框的发展趋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显示,具体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显示装置的应用越来越普遍,逐渐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相应的,人们对显示装置的显示面积以及边框尺寸的要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使得如何减小显示装置的边框区的面积,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研究热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是减小显示装置的边框区的面积,实现窄边框。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3、显示组件,包括盖板、显示模组和包封部,所述盖板具有出光侧和背光侧,所述显示模组位于所述盖板的所述背光侧,至少部分所述包封部位于所述盖板的所述背光侧,所述包封部至少部分围绕所述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包括层叠设置的显示面板、支持部和复合层,所述复合层包括多个功能层,所述显示面板在第一方向的一侧设置有弯曲面板部,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于所述盖板所在平面;

4、中框,所述中框在周向上的至少局部位置设置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位于显示模组背离所述盖板的一侧,所述支撑台和所述显示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和所述复合层中的至少一个功能层在所述盖板的厚度方向上存在第二交叠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和所述复合层中的至少两个功能层在所述盖板的厚度方向上存在至少部分交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远离所述中框的一侧设置有端部,所述弯曲面板部沿第一方向位于所述中框和所述支撑台远离中框的一侧的端部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面板部设置有弧顶部,所述弧顶部与中框靠近弯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和所述复合层中的至少一个功能层在所述盖板的厚度方向上存在第二交叠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和所述复合层中的至少两个功能层在所述盖板的厚度方向上存在至少部分交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远离所述中框的一侧设置有端部,所述弯曲面板部沿第一方向位于所述中框和所述支撑台远离中框的一侧的端部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面板部设置有弧顶部,所述弧顶部与中框靠近弯曲面板部一侧的距离小于所述弧顶部与所述支撑台远离中框的一侧的端部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面板部设置有弧顶部,所述弧顶部与中框靠近弯曲面板部一侧的距离大于所述弧顶部与所述支撑台远离中框的一侧的端部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层包括金属层、胶层、铜箔、泡棉和石墨中的至少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和所述显示模组在所述盖板厚度方向上存在第一交叠区域,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交叠区域的长度不小于0.5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支撑台的长度不小于0.8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第一交叠区域与支撑台的长度比值范围为:0.15-0.3。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面板部具有弧顶部,所述弧顶部和所述中框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具有第一设定间距,所述第一设定间距在0.3mm-0.6mm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封部远离所述弯曲面板部的一侧与所述中框靠近所述弯曲面板部的一侧贴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靠近所述弯曲面板部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加强部,所述加强部结构为凸起或凹槽。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封部远离所述弯曲面板部的一侧设置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与所述中框靠近所述弯曲面板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夹角。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与包封部的倾斜面之间设置有填缝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面与中框靠近弯曲面板部的一侧之间的第一夹角范围为:5°~15°。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封部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孔和/或颗粒。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弯曲面板部朝向所述中框的方向,所述包封部内的孔的密度逐渐变小。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沿着弯曲面板部朝向中框的方向,所述包封部内的孔的密度均匀分布。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面板部和第二面板部,所述弯曲面板部具有弯曲方向,所述弯曲面板部在所述弯曲方向上的两端分别和所述第一面板部、所述第二面板部相连,所述第一面板部相对所述第二面板部靠近所述盖板,所述支持部位于所述第一面板部和所述第二面板部之间。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面板部的内侧设置有填充部和/或内撑部,所述填充部和所述包封部采用相同材料。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弯曲面板部的内侧设置有填充部或内撑部时,所述填充部或所述内撑部靠近所述中框的一侧与所述弯曲面板部的内侧贴合,所述填充部或所述内撑部远离中框的一侧与支持部的一侧贴合。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弯曲面板部的内侧设置有填充部或内撑部时,所述填充部或所述内撑部靠近所述中框的一侧与所述弯曲面板部的内侧贴合,所述填充部或所述内撑部远离所述中框的一侧与所述支持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设定间距。

24.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面板部的内侧设置有填充部和内撑部,沿着所述盖板的背光侧至所述支撑台的方向,所述填充部和所述内撑部依次排列,或者沿着所述盖板的背光侧至所述支撑台的方向,所述内撑部和所述填充部依次排列。

25.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面板部的内侧设置有填充部和内撑部,沿着所述弯曲面板部内侧至所述支持部的方向,所述填充部和所述内撑部依次排列,或者沿着所述弯曲面板部内侧至所述支持部的方向,所述内撑部和所述填充部依次排列。

26.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持部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位于所述第一面板部背离所述盖板的一侧,所述第二支撑部位于所述第二面板部朝向所述盖板的一侧,所述第一支撑部靠近所述弯曲面板部的端部为第一端,所述第二支撑部靠近所述弯曲面板部的端部为第二端,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错开设置。

27.根据权利要求2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清亮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