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仿生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仿生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366806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18 20:5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仿生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医用材料技术领域。所述仿生纳米复合材料包括中空介孔二氧化硅颗粒;所述中空介孔二氧化硅颗粒包括壳层和内部空腔;所述内部空腔中装载有地西他滨和SGC‑CBP30;所述壳层上分布有若干介孔;所述中空介孔二氧化硅颗粒的外部包覆有CD4<supgt;+</supgt;T细胞膜。该仿生纳米复合材料在治疗银屑病的应用中,在皮损微环境中显示出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对角质形成细胞和Th17细胞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并与IL‑23竞争性结合,阻止IL‑23与CD4<supgt;+</supgt;T细胞的相互作用,起到抑制CD4<supgt;+</supgt;T细胞向Th17细胞的分化以减少IL‑17的产生和角质形成细胞增殖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一种仿生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医用材料领域。


技术介绍

1、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特征是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殖,在皮肤表面形成厚厚的鳞屑斑块。银屑病复发率高,难以彻底治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心理健康。此外,与银屑病相关的全身炎症会导致较高的死亡风险。银屑病还与许多并发症有关,包括关节损伤、心血管疾病、中风、高血压、代谢综合征和慢性肾病。

2、il-23/il-17信号通路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至关重要,银屑病是一种以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殖和免疫细胞浸润为特征的炎症性皮肤病。在银屑病发展过程中,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被招募到银屑病微环境中,并在微生物成分和应激信号等各种刺激下合成il-23。il-23能促进cd4+t细胞分化为th17细胞,这些细胞的特点是产生il-17促炎细胞因子,il-17会刺激角质形成细胞产生抗菌肽、趋化因子和其他促炎细胞因子,包括tnf-α和il-6。这将导致其他免疫细胞的招募和激活,从而形成了一个反馈回路,使炎症和角质形成细胞增殖持续存在。靶向il-23/il-17通路对治疗银屑病非常有效。近年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了多种靶向il-23/il-17信号轴的抑制剂用于治疗银屑病。例如,单克隆抗体(如secukinumab、ixekizumab)与il-17a结合,阻止受体相互作用。这些药物通过阻断il-17减少角质形成细胞的活化和增殖,从而减少斑块的形成和炎症,虽然il-17和il-23抑制剂大大推进了银屑病的治疗,但在安全性、长期效果、成本、可及性和患者依从性方面仍存在挑战。

3、表观遗传调控在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在不改变dna基本序列的情况下影响基因表达。表观遗传调控对调节il-23/il-17信号通路至关重要,表观遗传抑制剂已成为治疗银屑病的一种很有前景的治疗方法。表观遗传抑制剂的主要类型包括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和组蛋白乙酰转移酶抑制剂。例如,地西他滨是一种dna低甲基化剂,可用于治疗特定类型的癌症,尤其是急性髓性白血病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地西他滨可抑制dna甲基转移酶,导致dna低甲基化并影响基因表达,这可诱导癌细胞发生细胞周期停滞和凋亡。在关节炎等炎症疾病中,地西他滨可选择性地诱导th1和th17细胞凋亡。sgc-cbp30是一种小分子化合物,是一种强效的选择性组蛋白乙酰转移酶抑制剂。sgc-cbp30可抑制th17细胞产生th17细胞因子,并控制cd4+t细胞。虽然这些表观遗传药物对银屑病具有很好的治疗前景,但目前的研究还很有限,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因此,与这些分子抑制剂的特异性、安全性、给药和耐药性相关的重大挑战必须被解决以描述出它们的治疗潜力。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提高针对银屑病il-23/il-17通路的治疗效果,改善银屑病治疗,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仿生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提供的仿生纳米复合材料是基于中空介孔二氧化硅骨架制备的模拟cd4+t细胞的生物仿生纳米粒子,其中装载了双重表观遗传学药物,利用中空介孔二氧化硅有效地负载了地西他滨(dac)和sgc-cbp30(cbp)分子,通过结合cd4+t细胞膜,在作为治疗银屑病的药物应用中,在皮损微环境中显示出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对角质形成细胞和th17细胞的选择性,并与il-23竞争性结合,阻止il-23与cd4+t细胞的相互作用,起到抑制cd4+t细胞向th17细胞的分化以减少il-17的产生和角质形成细胞增殖的作用。

2、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仿生纳米复合材料,所述仿生纳米复合材料包括中空介孔二氧化硅颗粒;

4、所述中空介孔二氧化硅颗粒包括壳层和内部空腔;

5、所述壳层上分布有若干介孔;

6、所述内部空腔和介孔中装载有地西他滨和sgc-cbp30;

7、所述中空介孔二氧化硅颗粒的外部包覆有cd4+t细胞膜。

8、所述cd4+t细胞膜与中空介孔二氧化硅颗粒的壳层表面通过氨基官能团相连。

9、可选的,所述中空介孔二氧化硅颗粒中地西他滨的装载量为0.45%~2.2%。

10、可选的,所述中空介孔二氧化硅颗粒中sgc-cbp30的装载量为0.51%~2.5%。

11、可选的,所述地西他滨与sgc-cbp30的重量比为1:0.2~5。

12、可选的,装载有地西他滨和sgc-cbp30的中空介孔二氧化硅颗粒与cd4+t细胞膜的体积比为1:0.5~1.5。

13、可选的,所述中空介孔二氧化硅颗粒的比表面积为59.6622m2/g。

14、可选的,所述中空介孔二氧化硅颗粒的孔体积为0.288417cm3/g。

15、可选的,所述中空介孔二氧化硅颗粒的粒径为92~104nm。

16、可选的,所述cd4+t细胞膜的厚度为4~6nm。

17、可选的,所述仿生纳米复合材料的zeta电位为11.7~17.1mv。

18、dac是一种dna低甲基化药物,可抑制银屑病样炎症环境中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在炎症性疾病中,dac可选择性地诱导th1和th17细胞凋亡。组蛋白乙酰转移酶抑制剂cbp可抑制th17细胞产生th17细胞因子,并控制cd4+t细胞。

19、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述仿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0、s1、分别获取中空介孔二氧化硅颗粒、cd4+t细胞膜;

21、s2、将含有地西他滨和sgc-cbp30的二甲基亚砜水溶液与含有中空介孔二氧化硅颗粒的悬浮液混合,搅拌,得到装载有地西他滨和sgc-cbp30的中空介孔二氧化硅颗粒;

22、s3、将含有装载地西他滨和sgc-cbp30的中空介孔二氧化硅颗粒与cd4+t细胞膜的混合溶液,挤压,得到所述仿生纳米复合材料。

23、可选的,步骤s3中,所述混合溶液的制备为,将hmdc纳米颗粒加入到pbs溶液中配置为hmdc纳米颗粒溶液,然后将hmdc纳米颗粒溶液与步骤s1中得到的cd4+t细胞膜溶液混合,得到所述混合溶液。

24、可选的,所述hmdc纳米颗粒溶液的浓度为1~5mg/ml。

25、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hmdc纳米颗粒溶液与步骤s1中得到的cd4+t细胞膜溶液的体积比。

26、可选的,所述hmdc纳米颗粒溶液与步骤s1中得到的cd4+t细胞膜溶液的体积比为1:1。

27、可选的,步骤s2中,地西他滨、sgc-cbp30、中空介孔二氧化硅颗粒的重量比为(0.01~1):(0.01~1):1。

28、可选的,步骤s2中,所述搅拌的条件包括:搅拌时间为18~24h;

29、可选的,步骤s3中,所述挤压的条件包括:挤压25~35次。

30、可选的,步骤s1中,所述中空介孔二氧化硅颗粒的制备方法为:采用固体二氧化硅球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仿生纳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生纳米复合材料包括中空介孔二氧化硅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纳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介孔二氧化硅颗粒中地西他滨的装载量为0.45%~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纳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西他滨与SGC-CBP30的重量比为1:0.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纳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装载有地西他滨和SGC-CBP30的中空介孔二氧化硅颗粒与CD4+T细胞膜的体积比为1:0.5~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纳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介孔二氧化硅颗粒的粒径为92~104n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纳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生纳米复合材料的Zeta电位为11.7~17.1mV。

7.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仿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地西他滨、SGC-CBP30、中空介孔二氧化硅颗粒的重量比为(0.01~1):(0.01~1):1;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中空介孔二氧化硅颗粒的制备方法为:采用固体二氧化硅球作为模版,通过硬模板刻蚀法合成中空介孔微球后,将中空介孔微球与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溶液混合,搅拌,使中空介孔微球表面形成氨基官能团后,得到所述中空介孔二氧化硅颗粒;

10.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仿生纳米复合材料在制备治疗银屑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生纳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生纳米复合材料包括中空介孔二氧化硅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纳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介孔二氧化硅颗粒中地西他滨的装载量为0.45%~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纳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西他滨与sgc-cbp30的重量比为1:0.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纳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装载有地西他滨和sgc-cbp30的中空介孔二氧化硅颗粒与cd4+t细胞膜的体积比为1:0.5~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纳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介孔二氧化硅颗粒的粒径为92~104n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纳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宁闫飞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