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把的一键折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667070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13 12:56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把的一键折叠装置,包括车头立管座,以及设在车头立管座两侧并与其转动连接的左、右车把,其创新点在于:还包括一键折叠机构和加紧机构,所述一键折叠机构包括转把锁销和折叠解锁按键,所述转把锁销设在车头立管座的端部,并且转把锁销的两端同时与左、右车把相抵接,所述折叠解锁按键设在车头立管座的内侧并与其转动连接,所述折叠解锁按键的内端与转把锁销相抵接,所述加紧机构包括弹簧固定压板和防松弹簧,所述弹簧固定压板与车头立管座的端部连接,所述防松弹簧的一端与转把锁销的端面相抵接,另一端与弹簧固定压板相抵。本技术结构简单,可一键解锁折叠,折叠后体积小,减小占用空间以及操作也更加简单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折叠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折叠式自行车或折叠式电动车的车把一键折叠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近年来环保意识及休闲风气渐渐抬升,进而也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自行车和电动车作为旅行或是短途的交通工具。因此,折叠式自行车和折叠式电动车也因方便携带而成为市面上的新宠。

2、折叠式自行车和折叠式电动车绝大多数为了能减轻重量、且能快捷地拆卸并调整长度,进而采用了较多的快拆装置。但是,作为折叠式自行车和折叠式电动车重要组成部分的车把手在现有技术绝大多数无法单独折叠动作,仍是采用较为传统的固定式安装,从而无法将折叠式自行车和折叠式电动车折叠到最小体积,因此,也就不能进一步减少折叠式自行车和折叠式电动车的占用空间。近年来,尽管有一些折叠车把的产品问世,但是这种折叠车把的结构较复杂、普遍体积较大,并且受结构限制左右车把要分别单独操作折叠,且受折叠结构的制约使折叠后的终极位置不固定且无法锁紧,亦或是还需要螺丝锁紧,使得折叠操作时间长,影响用户体验,同时也降低了折叠式自行车和折叠式电动车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把的一键折叠装置,包括车头立管座(1),以及设在车头立管座(1)两侧并与其转动连接的左车把(2)和右车把(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键折叠机构(4)和加紧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把的一键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头立管座(1)的内部两端均具有立管座沟槽(11),所述左车把(2)的端部具有左车把沟槽(22),所述右车把(3)的端部具有右车把沟槽(32),所述转把锁销(41)的两端均设有锁块(411),转把锁销(41)一端的锁块(411)的中间部位卡接在左车把(2)的左车把沟槽(22)内,同时该锁块(411)的两端与车头立管座(1)对应的立管座沟槽(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把的一键折叠装置,包括车头立管座(1),以及设在车头立管座(1)两侧并与其转动连接的左车把(2)和右车把(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键折叠机构(4)和加紧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把的一键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头立管座(1)的内部两端均具有立管座沟槽(11),所述左车把(2)的端部具有左车把沟槽(22),所述右车把(3)的端部具有右车把沟槽(32),所述转把锁销(41)的两端均设有锁块(411),转把锁销(41)一端的锁块(411)的中间部位卡接在左车把(2)的左车把沟槽(22)内,同时该锁块(411)的两端与车头立管座(1)对应的立管座沟槽(11)滑动配合,转把锁销(41)另一端的锁块(411)的中间部位卡接在右车把(3)的右车把沟槽(32)内,同时该锁块(411)的两端与车头立管座(1)对应的立管座沟槽(11)滑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把的一键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车把(2)的内端外周面具有用来方便左车把舒展或折叠的弧形导向面,且该弧形导向面上设有左限位凹坑(23),所述右车把(3)的内端外周面具有用来方便右车把舒展或折叠的弧形导向面,且该弧形导向面上设有右限位凹坑(33),车把转动收叠时,所述转把锁销(41)两端的锁块(411)脱离左车把沟槽(22)和右车把沟槽(32)并分别抵接在左限位凹坑(23)和右限位凹坑(33)内,以及在防松弹簧(52)的压力作用下使车把保持在折叠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把的一键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把锁销(41)的中间部位具有锁钩(412),且锁钩(412)位于车头立管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景军盛伦颜杜吉亮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伦景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