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透平泵,具体涉及一种能实现水泵工况和透平工况的快速切换,一机两用的新型结构的透平泵。
技术介绍
1、目前市场上使用的液力透平泵,主要作为能量回收的一个装置,更准确的说应该算是水轮机的功用,水泵的外形。说是水轮机却没有水轮机回收效率的高效率,设计方法又几乎都是水泵的设计方法;说是水泵更为合理,却干的都是水轮机的活。也就是现有液力透平泵,能回收能量,但效率很低。作为透平泵的初衷为既可以作为水泵使用,又可以作为水轮机应用(透平工况),这样能够作为两种设备使用的情况下,效率就可作为次要因素考虑。
2、现有的液力透平泵一般仅作为能量回收的透平工况使用,如果要作为泵工况使用需要重新接入制作管路,无论作为何种工况在切换工况时均需要重新布置管路,增加基建投入成本,结构复杂,且需要较长的工期,切换难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实现水泵工况和透平工况的快速切换,一机两用的新型结构的透平泵。
2、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新型结构的透平泵,所述新型结构的透平泵能水泵工况和透平工况的快速切换,一机两用,所述新型结构的透平泵包括:透平泵本体、在透平泵本体上设置有两个出口,一个出口作为泵的出口,一个出口作为透平工况的入口,两个出口的管道上均配有阀门,两个出口仅在对应工况时打开相应出口,而作为另一种工况的出口则通过系统阀门控制处于关闭状态。
3、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子中,当作为水泵工况
4、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子中,当作为透平工况使用时,第一截止阀关闭,高压液体由闭式反应塔流出经过透平进水管、第二截止阀,由出口进入透平泵,透平泵将液体的压能转化为动能,并传递给拖动设备,液体最后通过入口进入回收池,整个透平工况就此完成。
5、本专利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结构的透平泵和常见的同类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对透平泵结构的改造,配合进、出口阀门的联动控制,从而达到水泵工况和透平工况的快速切换,一机两用。特别是在一些闭式系统中其利用价值会得到充分体现,即能完成能水泵工况的能量输送,又可以很好的完成透平工况能量回收。水泵工况可以作为主泵,也可以做为备泵,在不作为备泵时可以做透平使用回收能量,避免设备的闲置,减少基建成本的投入。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结构的透平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结构的透平泵能水泵工况和透平工况的快速切换,一机两用,所述新型结构的透平泵包括:透平泵本体、在透平泵本体上设置有两个出口,一个出口作为泵的出口,一个出口作为透平工况的入口,两个出口的管道上均配有阀门,两个出口仅在对应工况时打开相应出口,而作为另一种工况的出口则通过系统阀门控制处于关闭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结构的透平泵,其特征在于:当作为水泵工况使用时,第二截止阀关闭,液体由入口经过透平泵本体做功从出口进入第一截止阀,在经过泵出水管到达闭式反应塔,就此完成整个泵工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结构的透平泵,其特征在于:当作为透平工况使用时,第一截止阀关闭,高压液体由闭式反应塔流出经过透平进水管、第二截止阀,由出口进入透平泵,透平泵将液体的压能转化为动能,并传递给拖动设备,液体最后通过入口进入回收池,整个透平工况就此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结构的透平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结构的透平泵能水泵工况和透平工况的快速切换,一机两用,所述新型结构的透平泵包括:透平泵本体、在透平泵本体上设置有两个出口,一个出口作为泵的出口,一个出口作为透平工况的入口,两个出口的管道上均配有阀门,两个出口仅在对应工况时打开相应出口,而作为另一种工况的出口则通过系统阀门控制处于关闭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结构的透平泵,其特征在于:当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成,高新宇,顾雁词,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凯泉泵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