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电外壳薄壁件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66465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13 12:54
本技术提供一种家电外壳薄壁件注塑模具,属于注塑模具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的注塑模具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影响了使用安全性的问题,包括固定模具、工件推出板、滑动模具、工件注塑口、第一定位板、定位压板、第二定位板和导向推杆;工件推出板上下滑动连接在固定模具的中部;导向推杆设置有四个,四个导向推杆均匀分布螺栓连接在固定模具的外侧;滑动模具螺栓连接在四个导向推杆的上部;工件注塑口开设在滑动模具的中部;第一定位板焊接在固定模具的前侧;定位压板焊接在滑动模具的前侧;第二定位板焊接在固定模具的后侧;本技术通过滑动推板自动将工件推出,提高了工件的下料效率,减少了安全隐患,提高了注塑模具的使用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注塑模具,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家电外壳薄壁件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1、在对家电外壳这类薄壁件进行制造时,需要先将原料从注塑口注入模具中,然后等待原料成型后向模具中充入压缩空气,使工件与模具分离,然后将动模和定模分离,通过顶出杆将工件推出。

2、例如cn217729508u公开了一种薄壁塑件的注塑模具,包括底板、动模板、动模芯、定模板、定模芯、推顶机构和吹气机构,推顶机构包括推板和顶杆,顶杆的顶端向上穿过动模板、动模芯至动模芯的表面,吹气机构包括进气口、进气通道和吹气通道,进气通道分别连接进气口和吹气通道,吹气通道远离进气通道的一端延伸至动模芯的表面;此注塑模具适用于薄壁塑件的注塑成型,注塑型腔内的薄壁塑件冷却后,先采用吹气机构向注塑型腔内注入压缩空气,使薄壁塑件与动模芯、定模芯脱离,避免粘连,再利用顶出机构将薄壁塑件顶出,避免了顶杆直接顶出方式存在的塑件受力不均而变形、破损的现象,有利于提升产品质量,提高良品率,延长薄壁塑件的使用寿命。

3、基于上述,工件顶出后还需要工作人员将手伸入动模和定模之间将工件取下来,一旦动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家电外壳薄壁件注塑模具,包括固定模具(1)、工件推出板(2)、滑动模具(3)、工件注塑口(4)、第一定位板(5)、定位压板(6)、第二定位板(7)、切割结构、推件结构和导向推杆(8);所述工件推出板(2)上下滑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模具(1)的中部;所述固定模具(1)的外侧均匀分布螺栓连接有多个所述导向推杆(8);所述滑动模具(3)螺栓连接在多个所述导向推杆(8)的上部;所述工件注塑口(4)开设在所述滑动模具(3)的中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板(5)焊接在所述固定模具(1)的前侧;所述定位压板(6)焊接在所述滑动模具(3)的前侧;所述推件结构设置在所述固定模具(1)的前侧;所述第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家电外壳薄壁件注塑模具,包括固定模具(1)、工件推出板(2)、滑动模具(3)、工件注塑口(4)、第一定位板(5)、定位压板(6)、第二定位板(7)、切割结构、推件结构和导向推杆(8);所述工件推出板(2)上下滑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模具(1)的中部;所述固定模具(1)的外侧均匀分布螺栓连接有多个所述导向推杆(8);所述滑动模具(3)螺栓连接在多个所述导向推杆(8)的上部;所述工件注塑口(4)开设在所述滑动模具(3)的中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板(5)焊接在所述固定模具(1)的前侧;所述定位压板(6)焊接在所述滑动模具(3)的前侧;所述推件结构设置在所述固定模具(1)的前侧;所述第二定位板(7)焊接在所述固定模具(1)的后侧;所述切割结构设置在所述固定模具(1)的后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家电外壳薄壁件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推件结构包括有工件推出杆(201)、滑动推板(501)和第一弹性件(502);所述工件推出板(2)的上端面均匀分布固定连接有多个所述工件推出杆(201);所述滑动推板(501)通过多个所述第一弹性件(502)与所述第一定位板(5)弹性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家电外壳薄壁件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推件结构还包括有牵引绳索(5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支建明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丹妮尔模塑汽配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