栅线结构、电池串以及光伏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66457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13 12:5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栅线结构、电池串以及光伏组件。栅线结构包括主栅栅线以及副栅栅线,主栅栅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主栅栅线用于连接在电池片上,多个主栅栅线沿着电池片的长度方向顺序且间隔分布,沿着电池片的长度方向第一个主栅栅线的宽度W1与最后一个主栅栅线的宽度W2均较其他位置的主栅栅线的宽度W3大,副栅栅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副栅栅线沿着电池片的宽度方向顺序且间隔分布,副栅栅线与主栅栅线交叉连接。本申请栅线结构,设置最边缘位置的主栅栅线的宽度增大,对应地,最边缘位置的金属互联条的宽度增加,能增强电池片边缘位置的电流收集能力,平衡各金属互联条之间电流收集能力,降低传输终端处的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光伏,特别是涉及一种栅线结构、电池串以及光伏组件


技术介绍

1、在太阳能电池切片或边缘位置,正面主栅通常设置为鱼叉状结构,以降低主栅高度,减少组件焊接时焊带的屈服强度造成的电池隐裂现象,同时鱼叉的设计更易收集边缘电流。目前逐渐新兴的0bb连接技术中通常需要取消正面鱼叉设计,以更好平衡焊带之间的电流收集能力。

2、电池片图形设计以及实际生产过程中,丝网印刷虽然精度较高,但是每个区域的栅线形貌可能存在差异,每一片电池片由若干焊带串联,焊带之间并联连接,而电池片之间通过串联连接,因此随着电池片效率增益,微小的栅线形貌差异都会带来电池片内部电流收集的不平衡,该不平衡主要表现为横向电池收集。另外,电池片由焊带连接时,因焊带需要贯穿电池片正面连接到背面,焊带由正面过渡到背面时因应力作用,导致过渡区域的部分焊带并未与电池片完全接触,电池片两侧边缘的副栅收集电流能力更弱。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栅线结构。本技术的栅线结构在用于制备太阳电池时能够实现光学增益和电学损耗的平衡,实现平衡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栅线结构(100),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栅栅线(110)以及副栅栅线(120),所述主栅栅线(11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主栅栅线(110)用于连接在电池片(200)上,多个所述主栅栅线(110)沿着电池片(200)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沿着电池片(200)的长度方向第一个所述主栅栅线(110)的宽度W1与最后一个所述主栅栅线(110)的宽度W2均较其他位置的所述主栅栅线(110)的宽度W3大,所述副栅栅线(12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副栅栅线(120)沿着电池片(200)的宽度方向顺序且间隔分布,所述副栅栅线(120)与所述主栅栅线(110)交叉连接。>

2.根据权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栅线结构(100),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栅栅线(110)以及副栅栅线(120),所述主栅栅线(11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主栅栅线(110)用于连接在电池片(200)上,多个所述主栅栅线(110)沿着电池片(200)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沿着电池片(200)的长度方向第一个所述主栅栅线(110)的宽度w1与最后一个所述主栅栅线(110)的宽度w2均较其他位置的所述主栅栅线(110)的宽度w3大,所述副栅栅线(12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副栅栅线(120)沿着电池片(200)的宽度方向顺序且间隔分布,所述副栅栅线(120)与所述主栅栅线(110)交叉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栅线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沿着电池片(200)的长度方向,第一个所述主栅栅线(110)的宽度w1、最后一个所述主栅栅线(110)的宽度w2、其他位置的所述主栅栅线(110)的宽度w3满足下述关系:w1=1.5w3~2w3;w2=1.5w3~2w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栅线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沿着电池片(200)的长度方向,第一个所述主栅栅线(110)的宽度w1与最后一个所述主栅栅线(110)的宽度w2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栅线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沿着电池片(200)的长度方向,第一个所述主栅栅线(110)与最后一个所述主栅栅线(110)之间的其他位置的所述主栅栅线(110)的宽度均相等。

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叶丁常林夏正月邢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通威太阳能合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