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介质区近地表建模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66425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13 1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续介质区近地表建模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根据生产井的深度与预先确定的风化层的每一小层的厚度和速度,确定生产井的井口时间;根据生产井的井口时间和获得的生产井处每一炮点对应的风化层底界的视反射时间,确定每一炮点与对应的第一道检波点的共中心点处的垂直时;根据预先获得的风化层厚度和垂直时的映射关系,以及,得到的共中心点处的垂直时,确定共中心点处的高速顶界面高程和速度;进而通过插值处理,得到每一炮点和对应的第一道检波点的高速顶界面高程和速度;进而确定每一炮点和对应的第一道检波点的风化层厚度;根据每一炮点和对应的第一道检波点的坐标、风化层厚度及速度,建立近地表模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续介质区近地表建模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技术介绍

1、近年来,勘探工作者已经注意到获得准确的近地表结构是保证地震成像质量的重要基础工作。近地表模型的精度关系到后续初至波静校正反演的精度,只有应用精度较高的近地表模型作为折射或层析反演的初始或约束条件,才能保证静校正及近地表速度场的精度,才能保证地震成像质量。目前,开展近地表建模最常用的方法,一是根据内插微测井的解释成果进行表层建模方法,二是旨在提高静校正精度的一种针对过渡区域的近地表表层的建模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在连续介质近地表区实现更高精度的近地表建模,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续介质区近地表建模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2、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连续介质区近地表建模方法,该方法包括:

3、针对每一生产井,根据生产井的深度与预先确定的风化层的每一小层的厚度和速度,确定生产井的井口时间;

4、根据所述生产井的井口时间和获得的生产井处每一炮点对应的风化层底界的视反射时间,确定每一炮点与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续介质区近地表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得到每一炮点和对应的第一道检波点的高速顶界面高程度和速度之后,还包括: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生产井的深度与预先确定的风化层的每一小层的厚度和速度,确定生产井的井口时间,包括: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生产井的井口时间和获得的生产井处每一炮点对应的风化层底界的视反射时间,确定每一炮点与对应的第一道检波点的共中心点处的垂直时,包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获得的每一单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介质区近地表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得到每一炮点和对应的第一道检波点的高速顶界面高程度和速度之后,还包括: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生产井的深度与预先确定的风化层的每一小层的厚度和速度,确定生产井的井口时间,包括: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生产井的井口时间和获得的生产井处每一炮点对应的风化层底界的视反射时间,确定每一炮点与对应的第一道检波点的共中心点处的垂直时,包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获得的每一单炮记录,确定每一炮点对应的风化层底界的视反射时间,包括: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每一炮点和对应的第一道检波点的静校正量,以及,所述拾取的风化层底界的视反射时间,确定所述每一炮点对应的风化层底界的视反射时间,包括: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生产井的井口时间和所述每一炮点对应的风化层底界的视反射时间,确定每一炮点与对应的第一道检波点的共中心点处的垂直时,包括: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先获得的风化层厚度和垂直时的映射关系,以及,每一炮点与对应的第一道检波点的共中心点处的垂直时,确定每一炮点与对应的第一道检波点的共中心点处的高速顶界面高程和速度,包括: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每一炮点与对应的第一道检波点的共中心点处的风化层厚度和垂直时,确定所述每一炮点与对应的第一道检波点的共中心点处的风化层速度,包括:

10.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学强吕景峰王彦峰邸江伟刘衍贵张立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