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外科术后康复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66285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13 12:53
本技术涉及一种训练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神经外科术后康复训练装置。本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神经外科术后康复训练装置,包括有床体、第一床板、转轴、第二床板、电机、螺杆、移动板和铰接杆,所述床体前部连接有第一床板,所述第一床板后部连接有对称分布的转轴,两个所述转轴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床板,所述第二床板与所述床体后部接触,所述床体后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上螺纹连接有移动板,所述床体与所述移动板之间转动连接有铰接杆。通过设置电机、螺杆、移动板、导向板和铰接杆,实现自动训练的效果,便于精准控制患者每次仰卧起坐时的速度,避免损伤脊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训练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神经外科术后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1、神经外科是外科学中的一个分支,是用外科学方法,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治疗脑、脊髓肿瘤和脊柱相关疾病的学科,神经外科是主治由于外伤导致的脑部、脊髓等神经系统的疾病,在对患者脊椎进行神经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术后康复,康复过程中需对患者脊椎进行训练,以促进患者脊椎神经功能的恢复。

2、在患者进行脊椎康复训练时,是由优秀的康复师进行指导,康复师示意患者平躺在病床上将膝盖屈曲成90度左右,再用手压住患者小腿部位,示意患者将上身从病床上抬起进行前屈,使脊椎逐节卷起扯动脊椎神经,再示意患者上身躺回病床上,以完成一次仰卧起坐动作,但是在患者持续做仰卧起坐的过程中,患者无法很好控制每次仰卧起坐时的速度,容易导致仰卧动作幅度过大,增大椎间盘压力,从而容易损伤脊椎。

3、因此,特别需要一种神经外科术后康复训练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在患者持续做仰卧起坐的过程中,患者无法很好控制每次仰卧起坐时的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神经外科术后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床体(1)、第一床板(2)、转轴(3)、第二床板(201)、电机(5)、螺杆(6)、移动板(7)、铰接杆(9)和枕头(16),所述床体(1)前部连接有第一床板(2),所述第一床板(2)后部连接有对称分布的转轴(3),两个所述转轴(3)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床板(201),所述第二床板(201)与所述床体(1)后部接触,所述床体(1)后部安装有电机(5),所述电机(5)的输出轴上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螺杆(6),所述螺杆(6)上螺纹连接有移动板(7),所述床体(1)与所述移动板(7)之间转动连接有铰接杆(9),所述第二床板(201)后部放置有枕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外科术后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床体(1)、第一床板(2)、转轴(3)、第二床板(201)、电机(5)、螺杆(6)、移动板(7)、铰接杆(9)和枕头(16),所述床体(1)前部连接有第一床板(2),所述第一床板(2)后部连接有对称分布的转轴(3),两个所述转轴(3)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床板(201),所述第二床板(201)与所述床体(1)后部接触,所述床体(1)后部安装有电机(5),所述电机(5)的输出轴上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螺杆(6),所述螺杆(6)上螺纹连接有移动板(7),所述床体(1)与所述移动板(7)之间转动连接有铰接杆(9),所述第二床板(201)后部放置有枕头(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外科术后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支架(12)、辅助杆(10)、固定螺栓(11)和插销(14),所述第一床板(2)后部开设有左右对称的滑槽(13),所述滑槽(13)上滑动连接有支架(12),两个所述支架(12)之间滑动连接有辅助杆(10),所述支架(12)上开设有均匀间隔垂直分布的固定孔(1201),最上侧的固定孔(1201)内部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11),所述固定螺栓(11)与所述辅助杆(10)螺纹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凤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